叶圣陶的作品长篇小说【精选63句】

叶圣陶的作品长篇小说

1、《火灾》,商务印书馆 1923年11月版。

2、Emil:283996659@qq.com

3、叶圣陶是20世纪20年代第一位写童话的作者。他的作品《稻草人》于1923年出版。这部儿童读物在许多青少年当中极受欢迎。(叶圣陶的作品长篇小说)。

4、作者指出,古代小说基本使用全知叙事的上帝视角,无所不知,偶尔有限制叙事出现,也是“情节单纯的记录见闻的散文”,而不是复杂的长篇小说,“故作家容易保持视角的统一”,因而古代小说在限制叙事方面无甚成功范例。

5、小说围绕十五年前一桩轰动麓城却悬而未决的“钢琴王子杀妻案”展开,讲述了葛春风、夏冰、韩苗苗、薛畅、吕鹏等人大学毕业之后的人生际运。小说构思巧妙,读来有曲折离奇的悬疑推理小说之感,以潜逃命案中的“凶手还乡”为引子,精心编织出一个接一个、连环套式的谜团,再通过命案、绑架案从容地为读者揭露十五年前命案的真相以及十五年后多个案件的真凶。小说结尾多次反转,有一唱三叹之感,具有恰到好处的戏剧感和张力。小说通过描写葛春风、夏冰、韩苗苗、薛畅、吕鹏等人的人生境遇,既写出了浪漫而痛彻心扉的爱情、为朋友两肋插刀的友情,也写出了个体生命在时代风云变幻之下的选择与判断、挣扎与坚守,写出了一代人热烈而残酷的青春记忆。显然,小说的主题不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上,小说还写出了国企改革内幕、大学生就业、官场腐败的政治生态等社会问题,也写出了子一辈对父辈的复杂情感,不过叙事的中心还是在于对人的情感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反思和批判。小说语言简洁平实,行文如行云流水,其中不乏对社会现状的冷峻剖析,亦不乏对情感冲突的细致描述。小说时而因曝露社会现实显得理性而冷峻,时而又因哀悼青春记忆而流露出伤感气息,从而使得小说具有复杂而深刻的意蕴内涵和艺术特色。小说发表于《十月》2020年第1期,于2020年10月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单行本,引发了较为广泛的关注和探讨。

6、这些作品描写的都是人们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它虽然不像血雨腥风那样使人恐怖,但也叫人窒息,令人心寒,使人不由得发问: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人这样活着究竟有什么意义?叶绍钧对小市民平凡、灰色生活的叙写,实际上已经触及到了“改造国民性”问题。

7、《倪焕之》被誉为叶圣陶的“扛鼎”之作,它是叶圣陶唯一的长篇小说,与茅盾的《子夜》一道成为现代长篇小说的真正开端。《倪焕之》仿佛是一个“五四”小说的小结,同时又开启了下一阶段。

8、另一个作品《古代英雄的石像》,讲述了一块石头被雕刻成英雄的形象。这个简单易读的故事背后的寓意是嘲笑专家的傲慢自大与人们的麻木。

9、小说以倪焕之从辛亥革命胜利之初到大革命失败之后十余年的生活经历、思想变迁为经线,在纬向上穿插了诸多政治事件: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大革命的兴起和失败等,从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生活道路这一特定角度反映了十余年间中国从乡镇到城市的社会生活,凝聚了丰富的历史内容。

10、《线下》,商务印书馆 1925年10月版。

11、作者以小说三分法(人物/情节/背景何为结构中心)引申而来的小说的三种叙事结构方式——“情节、性格、背景以何种为中心”作为叙事结构的研究理论来讨论整个转变过程。

12、《隔膜》,是叶圣陶先生早年的一本重要著作,初版于民国十二年(1923年)三月,是“文学研究会丛书”的一种,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笔者收藏的是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四月的“国难后第一版”。

13、叶圣陶小说的突出艺术成就,在于他对“灰色人生”的冷静观察和客观描写,表现出鲜明的现实主义的特征。作家的冷隽、客观的风格色彩并不排斥他内在热情和主观见解的表达。

14、(笑话、轶闻)由于短篇白话小说多采用“横断面式”笔法——着重对一个生活场面的刻画,并无完整曲折的故事情节,而不少则是笑话或轶闻的扩充转化,因此,笑话、轶闻的介入为长篇小说结构的解体提供了辅助条件。

15、同情与讽刺兼备,是叶圣陶对小市民知识分子用笔的基本特色,在生活碾盘重压下的知识者,他看不惯他们的怯弱、空虚、玩忽职守、自私自利、因此要刺它一下,期望他们有所改变;但是他也深知他们的甘苦,造成他们这些不良表现的原因是复杂的,有时他们自己也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因此,他在嘲讽的同时又毫不含糊地把笔锋指向其背后的黑暗现实制度,从而使他的批判现实主义达到了一定的深度。

16、第鲜明的现实主义风格,题材主题的重大突破是叶圣陶这一时期小说的艺术特色。

17、二十世纪初中国作家热衷于转变叙事时间、叙事角度、叙事结构,都共同指向作家主体意识的强化、小说形式感的加强、小说人物的心理化这一总体倾向。

18、短篇小说集《隔膜》,是叶圣陶先生早年的一本重要著作,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隔膜》为32开竖排铅印平装本。全书共164页,内容发表了叶圣陶于1919年2月至1921年4月这两年多时间里创作的20篇短篇小说。

19、作者指出引“诗骚”入小说在中国文学中由来已久,“五四”以前主要表现在说书人的穿插诗词、骚人墨客的题壁或才子佳人的赠答中,“五四”作家则把诗词化在故事的自然叙述中,通过小说的整体氛围而体现抒情特色。“情调”、“意境”、“抒情”、“诗趣”这些由“诗骚”而来的传统令“五四”小说突破以情节为结构中心的传统小说模式,除此之外,不仅是情绪对情节中心叙事结构的突破,还需考虑到抒情传统背后的有“我”的文学,意味着小说中的“个人视角”、个人性受到重视。

20、第一人称限制叙事:“我”自己的故事/感受(日记体、书信体)。

21、“一地清霜于你我是天地的恩赐,在秋日蓦然回首,多少人生的暖色回流,多少细枝末节可以忽略。到野地里去看一场清霜,那一片苍茫可以荡涤你内心的浮躁与芜杂,那晶莹的闪烁可以沉淀你生活的智慧,那短暂的凝结可以启迪你对生命的深思。”

22、封面图|Pexels(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3、在中西对话、古今对话的角度上,“西方输入”与“传统新变”构成对话的关系,作者基于此讨论叙事模式的动态转化过程。叙事模式的转变并不意味作者对每一部新叙事模式作品的肯定,评价不是目的,作者更看重结论之外的转变过程的原因探究,但原因并非是单一的,而是综合论证“新小说”和“五四小说”阶段的各种因素,最终指出嬗变的总体倾向。

24、主要研究“情节时间”:指同一情节的叙述,一会儿现在,一会儿过去,一会儿未来,轮流交换;

25、《稻草人》这篇童话就通过一个富有同情心而又无能为力的稻草人的所见所思,真实地描写了二十 年代中国农村风雨飘摇的人间百态。

26、其次是巧妙的情节安排,仍以《潘先生在难中》为例,从小说的整体布局来看,开头写逃难,中间写逃难中的周折,末尾写逃难的结束,首尾一贯,富于变化,故事完整,章法严谨,是叶圣陶小说的典型写法。尤其在高潮部分第三章里,战争的到来仿佛是显像剂,即使是平时装得道貌岸然的那些人物,这时也会窘态百出。这样戏剧性的情节安排突出反映了叶圣陶驾驭作品的独具匠心之处。

27、  叶圣陶教师文学奖是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主办,中国教育学会、苏州市吴中区甪直镇人民政府联合承办,旨在弘扬叶圣陶文学精神与语文教育思想,倡导教师文学创作,促进教师文学修养的提高,推举出富有文学魅力和文化品位的作家型教师,倡导“像叶圣陶一样当老师”,最终惠及广大学生。10月28日是叶圣陶先生诞辰124周年,叶圣陶教师文学奖设在这一天颁奖,旨在纪念叶圣陶先生对于教育及文学的重要贡献。

28、《倪焕之》该书是作者惟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在小学教员倪焕之身上,较典型地写出了一部分知识分子从辛亥到1927年大失败这时期的追求和幻灭。

29、古代小说以情节为中心的叙事结构注重故事的条理性;“新小说”家则以重视议论冲击情节中心的叙事结构;“五四小说”家在创作中重视以人物情绪安排叙事,相关作品通过对人物心理描写的重视及主观抒情氛围的渲染体现以性格为中心的叙事结构。

30、“史传”和“诗骚”传统对中国现代小说叙事模式的影响,并非是孤立的,而是共同影响发展的,只是在“新小说”到“五四小说”的嬗变中,“史传”对“新小说”叙事模式起的作用更显著,而“诗骚”更明显体现在“五四小说”的抒情氛围中。

31、《绍钧杰作集》(短篇小说、散文集)19全球书店

32、“新小说”家在翻译西方小说的过程中逐渐领悟限制叙事:在翻译过程中,因为担心读者把原作里的“我”认作译者,而在翻译时把“我”变为“他”或“某”,促进了新小说家对叙事角度的思考。在具体创作中,“新小说”家的限制叙事体现为叙述者作为观察者和记录者来写作故事:结合“见闻录”写“我”的见闻;或结合多人的“见闻”形成独特的第三人称限制叙事意识。

33、“新小说”家对日记、书信体的运用仍承续古人传统,“五四小说”家则多用日记、书信体来讲述自我的心理。所以,“新小说”家只借此突破全知叙事,实现叙事角度的转换;而“五四小说”家则借此实现叙事模式的全面转变:注重人物的主观情绪、心理,以人物心理作为突破叙事模式的切口,以人物情绪变化组织“情节时间”,跳出故事自然时序的发展套路,不再采用连贯叙事,不再以情节而是以人物情绪为结构中心。

34、虚构性的文体在中国古代不受尊重,这种自古以来的文学观念决定小说是末流,其原因在于中国古代推崇有“我”的文学,更多体现在诗文中,古代小说中则少有。中国古典文学强调作者的主体位置,强调写“我”看见、理解、感受的世界,其认为文学不是写虚构的事情,而是重抒发自己的情怀,因此中国古典文学叙事传统弱而抒情传统强,诗文占主体地位,小说则不受重视。

35、叶圣陶的早期作品以描写小市民、小知识分子的灰色人生著称,他站在冷静批判的立场上,以严肃的创作态度,忠实于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先后创作了《乐园》《低能儿》《小铜匠》《潘先生在难中》等以教育为主题的小说,一方面展现了军阀战争给城镇居民造成的颠沛流离,痛苦不安,另一方面塑造了如《潘先生在难中》的潘先生那样的知识分子和小市民形象,讽刺和揭露了他们的小市民习气,他们自私,善于见风使舵,消极求安,极易得到内心满足,又常常处于自我矛盾,精神空虚的状态,茅盾称他们为“一些心脏麻木的然而却又张皇敏感的怯懦者”。

36、叶圣陶曾在以下报纸、杂志作过编辑、主笔或主编:

37、本书初版于1988年,它将叙事学研究与小说社会学研究相结合,以1898-1927年的中国小说(著、译)为研究对象,并分为“新小说”与“五四小说”两个阶段,阐述相关作品在西方小说启迪和中国文学传统转化中发生的从古代走向现代的叙事模式的转变。

38、作者参考俄国形式主义学派对“故事”和“情节”的区分,主要研究相关作品的“情节时间”,通过对相关作品的整体归纳、观照,总结中国小说叙事时间的转变过程。

39、“西方影响”和“传统新变”两种移位的合力正与作者目录中体现的写作结构相照应,写作结构的清晰及论述的方便并不意味作者认为这两个过程可以全然分开,他仍然强调这是“同一过程的两个侧面”、“并非孤立地发展,平行地发展,而是不断地互相影响互相制约”、“虽列上、下篇分别论述,仍十分强调这两者的内在联系”。具体写作中,两种移位的动态过程是本书讨论的重点,为梳理便利,仍沿用它的目录结构概括大意。 

40、在讨论传统文学有哪些因素对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起作用时,作者认为从古典小说出发无法完全说清现代小说叙事模式的传统因子,由此提出古典文学中“史传”和“诗骚”传统与中国现代小说的关系。

41、陈平原参照拉伯克、托多罗夫、热奈特的理论区分全知叙事、限制叙事、纯客观叙事三种叙事角度,作为研究需要的理论框架。

42、《倪焕之》人物形象塑造颇具特色,语言严谨纯朴,在客观描写中蕴含着热情,是五四以来颇有影响的一部现实主义作品。

43、②叶绍钧还深切关注少年儿童的命运。《低能儿》(又名《阿菊》)展现的是贫困的家庭、狭窄的世界和无爱的环境对幼小心灵的伤害。《义儿》、《一课》,则表现了不合理的教育制度对儿童天赋和聪慧的压抑与扼杀。

44、(答问)“新小说”家不再忙着讲述故事,而是停下来描写(辩论)场面;不再以情节而是以议论为构思的中心,这是对传统小说叙事结构的一个很大冲击。

45、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叙事的时间是一种线性时间,而故事发生的时间则是立体的。在故事中,几个事件可以同时发生,但是话语必须把它们一件一件地叙述出来;一个复杂的形象就被投射到一条直线上。(兹韦坦·托多罗夫:《叙事作为话语》)

46、《多收了三五斗》,叶圣陶先生的短篇小说,从河埠头的万盛米行粜米到街上购物,不同的处所,不同的场景,讲述了旧中国农民丰收成灾的悲惨命运。

47、(1894年10月28日-1988年2月16日)

48、周晓波是位业余作家,繁重芜杂的工作之余,挤出时间,长期笔耕不辍,成果令人瞩目。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江南时报》《作家文摘》《湖南日报》《吉林日报》《湘声报》《微型小说选刊》《朔方》《湖南文学》《文史博览》等报刊杂志,计60余万字。获邵阳市委、市人民政府首届文学艺术奖;短篇小说《索赔》获湖南省报纸副刊作品一等奖,湖南省好新闻二等奖;散文《美之魂》获全国散文大赛三等奖;散文《尴尬的红包》获湖南省纪委d风廉政好新闻奖;长篇小说《灰色丛林》在《卲阳晚报》全文连载,是邵阳官媒第一次全文连载长篇小说。出版六部文学专著,二百余万字。周晓波对本土文化的挖掘整理也做出了重大贡献,主编邵阳文库《徐君虎集》、《刘长佑集》、《江忠源集》。邵阳电视台“开讲邵阳”和新宁电视台“崀山讲堂”主讲徐君虎和刘长佑。

49、“在奶奶的骨灰迁移到凤凰垛后,我意识到那个小镇或许与我没有关系了。我在村前的那个水码头驻足良久,当年,爷爷奶奶带着他们的儿女坐船从镇上到乡下,就是从这码头上岸的。站在码头上的那一刻,我很快把自己看成废墟中的一块青砖,一根朽木。我又毫无理由地想把一个村庄一个小镇蜕变的历史承担下来,毫无理由地让我的记忆在潮湿和阴郁中成为废墟。我返回少年时的通道因此泥泞,但我已经无法抽身而退。很多年后我开始写作一部至今未完成的小说,小说的开头是:

50、①叶绍钧的一生是平凡的,他的性格也是平易的,这使他非常关注平凡人的生活。可以说,始终把艺术视角对准下层群众,注意倾听平淡庸俗、单调乏味的日常生活的声音,从中发现“深浓和非常”的意义,是叶绍钧小说一种独特的美学追求。因此,翻开他的作品,我们很少看见雷鸣电闪的壮观场面,扣人心弦的曲折情节,风花雪月的优美境界,我们所看到的都是一个个“平凡的人生故事”,一个个平凡的“小人物”,如贫困卑贱的教员、小市民、学生和农民等。《这也是一个人?》(又名《一生》,描写了一个连姓名也没有的农家妇女悲惨的一生,“伊”15岁出嫁,夫家娶她是为了得到一个抵得半条牛的帮工。丈夫死后,“伊”又被当作一条牛卖掉,用她的身价充丈夫的殓葬费。作者是通过这个农家妇女牛马不如的命运,提出了妇女如何从封建桎梏下解放出来,争取“人”的地位与权利的问题。《晓行》通过“我”早晨漫步于田畴之间,与车水的农夫的一席对话,揭露了农村受灾,财主依然不放松对农民的剥削,以至逼得农民投河自杀的残酷行径。

51、《倪焕之》,上海开明书店1929年8月版。

52、附录二说“诗史”——兼论中国诗歌的叙事功能

53、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张炜工作室学员。曾参加第二届“新浪潮”诗会、鲁迅文学院第三十四届青年作家高研班,出版长篇小说一部。获2014“紫金·人民文学之星”佳作奖、银雀文学奖等,黄河口驻地诗人。

54、事实上,叶圣陶是20世纪20年代第一位写童话的作者。他的作品《稻草人》于1923年出版。 这部儿童读物在许多青少年当中极受欢迎。另一个作品《古代英雄的石像》,讲述了一块石头被雕刻成英雄的形象。这个简单易读的故事背后的寓意是嘲笑专家的傲慢自大与人们的麻木。

55、稻草人是新中国第一本为儿童而写的童话集,作者叶圣陶也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拓荒者。童话集《稻草人》展现了劳动人民的苦难,但有时气氛显得低沉和悲哀,稍后的童话集《古代英雄的石像》着重表现人民群众团结抗暴的集体力量。

56、对话关系:在二十世纪初的中国文坛,西方小说与中国小说在对话,中国现代小说与中国古代文学在对话,前一种“对话”与后一种“对话”更是不断地在对话。

57、“史传”的补史功能更多应用到“新小说”家的社会史小说中,其中以小人物写大时代的叙事技巧突破了全知叙事;“诗骚”则更多化为“五四小说”中的主观抒情色彩,不再是单纯的引录诗词,而以重视情调和意境突破以情节为中心的叙事结构。

58、《古代英雄的石像》告诉我们无论大石块小石块,彼此集合在一块儿,铺成实实在在的路,让人们在上边走,这才是石块最有意义的生活。在铺路以前,大石块被雕成英雄像,小石块垫在石像底下做台基,都没有多大的意义。

59、晚清“新小说”:“倒装叙事”(以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为先,吴趼人《九命奇冤》为标志)  

60、小说之地位:史书在中国文人心目中的地位也远比只能入子集的文言小说与根本不入流的白话小说高得多。以小说比附史书,引“史传”入小说,都有助于提高小说的地位。再加上历代文人罕有不熟读经史的,作小说借鉴“史传”笔法,读小说借用“史传”眼光,似乎也是顺理成章。

61、2018文学考研人最合理的备考策略!(值得收藏)

62、《礼拜六》 、《上海时事新报》、《上海民国日报》 、《文学周报》 、《公理日报》 、《国文月刊》 、《苏州评论》 、《妇女杂志》 、《小说月报》 、《中学生》 、《开明少年》 、《中国作家》 、《人民教育》 、《中国语文》 、《诗》 、《光明》 、《国文杂志》 、《中学生战时半月刊》 。

发布于 2024-02-23
收藏
分享
海报
上一篇:叶圣陶的作品荷花【精选46句】 下一篇:孔子经典语录解释【精选43句】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