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最经典的一段话【精选44句】

孔子最经典的一段话

1、孔子对于弟子的教诲,讲究“里仁为美”。想像颜回似的长期与“仁‘’相伴,孝顺当然是首当其冲的。

2、赏析:这句话出自春秋·鲁·孔子《论语、里仁》。孔子认为,君子之间的交往,与利益无涉,而是出于道义。如果牵涉到利益,往往就产生很多纠葛。

3、(译文)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4、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摘孔子《论语》

5、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6、欢欢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分手了,她说,跟一个看不到未来的人在一起,感觉每天的生活的都像在走钢丝,颤颤巍巍的掉不下来,但是也走不到对岸。为了以后的幸福,长痛不如短痛,还是分开算了。(孔子最经典的一段话)。

7、须知孔子是最近人情的,他是恭而安,威而不猛,并不是道貌岸然,冷酷酷拒人于千里之外。但是到了程、朱诸宋儒的手中,孔子的面目就改了。以道学面孔论孔子,必失孔子原来的面目。仿佛说,常人所为,圣人必不敢为。殊不知道学宋儒所不敢为,孔子偏偏敢为。如孺悲欲见孔子,孔子假托病不见,或使门房告诉来客说不在家,这也就够了。何以在孺悲犹在门口之时,故意“取瑟而歌,使之闻之”,这不是太恶作剧吗?这就是活泼泼的孔丘。但这一节,道学家就难于解释。朱熹犹能了解,这是孔子深恶而痛绝乡愿的表示。到了崔东壁(述)便不行了。有人盛赞崔东壁的《洙泗考信录》。

8、爱好学习的人,态度端正,即便他没有什么智慧,天资也谈不上聪慧,但他已然是拥有大智慧了;身体力行,遇到事情你要去做,去实践,才能算得上是“仁”,是大仁慈,只有建立了自己,才能去要求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啊!

9、几乎每个人的学生时代,都会听过老师对学生唉声叹息之时发表的这句“肺腑之言”。

10、天地之间,最柔弱的东西莫过于水,但是它却能穿透最坚硬的事物,水滴石穿。

11、仁者安人,知者利仁、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放于利而行,多怨、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1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论语·述而》

1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看透人性四句话。

14、译文: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满足,教人不知道疲倦。

15、 牵挂在嘴上的叫——情话;牵挂在心里的叫——情感。

16、 手指写得出来的文字叫——文章;手指写不出来的文字叫——文学。

17、孔子问宰予,你这样做的话觉得安心吗?宰予回答说:“安。”可见孔子对宰我理解的孝道很不满意,并且直接批评他不仁。

18、(感悟)于逆境中审视自身,不断提升重塑的人,才能有突破自我的能力;于顺境中居安思危,不断查缺补漏的人,才能有平步青云的魄力。

19、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20、赏析:这句话出自春秋·鲁·孔子《论语》。没有仁德之心的人,不会长久的处于困境,也不会长久的身处按了。有仁义之心的君子会安守仁道,有智慧的人会通晓仁道的利处。

21、总而言之,孔子是个通人,随口应对,都是道理。他脚踏实地,而又出以平淡浅近之语。教人事父母,不但养,还要敬,却说“至于犬马,皆能有养”,这不是很唐突吗?”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就是说“如果成富是求得来的,叫我做马夫赶马车,我也愿意”。都是这派不加修饰的言辞。好在他脚踏实地,所以常有幽默的成分在其口语中。美国大文豪CarlVanDoren对我说,他最欣赏孔子一句话,就是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孔子说:“再,斯可矣。”这真正是自然流露的幽默。有点杀风景,想来却是实话。

22、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摘孔子《论语》

23、有许多《论语》读者,未能体会这种语调。必须先明白他们师生闲谈的语调,读去才有意思。

24、(感悟)学习无处不在,学习无时不在,学习资源更是比比皆是。

25、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26、“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27、除此,我们一个中国的“中”字还是一个静态的阴阳太极图!(反之,阴阳太极图即动态旋转的汉字“中”。)

28、水趋向的处境都是天下人厌恶的,所以没有人能与之相争,这就是最高境界的善。”

29、版权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3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摘孔子《论语》

31、宰我出去后,孔子说:“宰我太不仁义了!你出生三年之后,才离开父母的怀抱。为父母守三年之丧,是天下通行的丧期,宰我你给了父母三年的爱了吗?”

32、就算不是为了钱,那就是增长自己的见识,不一定能大富大贵,但会拥有更多的选择。

33、(译文)如果没有长远的考虑,就必定会有马上到来的忧患。

34、出自《论语·颜渊》。非礼,不符合礼。勿,不要。动,行动、做。不符合礼的不要看,不符合礼的不要听,不符合礼的不要说,不符合礼的不要做。这是孔子关于君子行为规范的名言,强调一切以“礼”为依归、为准绳。

35、孔子,西历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儒教的集大成者,是华夏文明的至圣,是华夏民族的先知。

36、读《论语》,不应该这样读法。《论语》是一本好书,虽然编的太坏,或可说,根本没人敢编过。《论语》一书,有很多孔子的人情味。要明白《论语》的意味,须先明白孔子对门人说的话,很多是燕居闲适的话,老实话,率真话,不打算对外人说的话,脱口而出的话,幽默自得话,甚至开玩笑的话,及破口骂人的话。

37、一群人能走到一起不容易,有的强势,有的随和,有的厉害,有的温顺,有的计较,有的大度,有的伶俐,有的深沉,有的锋露,有的狡黠,有的憨厚⋯⋯

38、我们常说:“聪明人不犯同一个错误。”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39、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40、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41、译文:他的那种聪明别人可以做得到,他的那种装傻别人就做不到了。

42、对于像宰我这样不孝之徒,孔子的批评还是很严厉的。

43、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发布于 2023-07-15
收藏
分享
海报
上一篇:曾国藩的十二条自律【精选38句】 下一篇:工厂质量标语【精选18句】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