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经典语录及赏析【精选39句】

孟子经典语录及赏析

1、(译文)破坏仁爱的人叫做“贼”,破坏道义的人叫做“残”。这样的人,我们就叫作他“独夫”。我只听说周武王诛杀了独夫殷纣,?没有听说过他是以臣弑君的。

2、鱼是我所喜欢的,熊掌也是我所喜欢的,两种东西不能同时拥有,就舍弃鱼去取得熊掌。生命是我所喜欢的,义也是我所喜欢的,如果两种东西不能同时拥有,就舍弃生命去取得大义。

3、6)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4、(3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孟子经典语录及赏析)。

5、诐(bì)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

6、(19)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

7、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8、(8)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9、3)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

10、(61)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经典语录及赏析)。

11、“一曝十寒”比喻某些人待人接物的态度飘摇不定,忽冷忽热,无法善始善终,结果就算是最容易办成的事,也无法办成。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并不缺乏做事的才能,却常常一事无成,分析他们失败的根源,往往是因为他们缺乏持之以恒的意志和坚持不懈的毅力。学习知识,贵在持之以恒。积善成德,也贵在持之以恒。

12、(46)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3、简析:我善于培养我拥有的浩然之气。那浩然之气,最宏大最刚强,用正义去培养它而不用邪恶去伤害它,就可以使它充满天地之间无所不在。那浩然之气,与仁义和道德相配合辅助,不这样做,那么浩然之气就会像人得不到食物一样疲软衰竭。

14、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15、穷困时,独自修善自己的品性。富贵时,就要为天下人造福。

16、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17、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18、孟子在本篇中对舍生取义精神的颂扬,对“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批判,对后世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历史上许多志士仁人把“舍生取义”奉为行为的准则,把“富贵不能淫”奉为道德的规范,对国家和民族作出了贡献。

19、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20、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孟子尽心上》

21、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22、“仁是人的心,义是人的路。放弃正路不去走,丧失了良心不去求,太可悲了!人丢了鸡犬,都知道去找,良心丢了却不知去找,治学问的道理没有别的,就是把丧失了的良心找回来就行了。”

23、他这个人有点小才能,但是从来没有得知大道,(那点小才能,)正好可以害死他自己。

24、以利说义。孟子把义和利联系在一起,再三告诉人们只有按道义的原则做人行事,才能得到正当长远的利益。孟子游说诸侯、劝导民众的方式带有明显的功利色彩,讲仁义是因为它有用,大则可以得天下,小则可以满足个人的求利、求名、求自尊的欲望。“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人都想求名利,求富贵,要达到这些目的,孟子认为只有义才是最正确,最宽敞,最稳妥的道路。

25、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关注的不是君王的威严,而是民众的意志;不是统治者的权益,而是民众的命运。它在政治上突出了统治者实行“仁政”的必要性,在道义上肯定了民众反抗、推翻暴君的正义性,在思想上打破了神权、君权至上的蒙昧迷思,这在当时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尽管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民贵君轻”的思想不可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贯彻,但是,它在一定程度上对统治者起了制约作用。

26、“体有贵贱,有大小。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大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孟子告子上》

27、附之以韩魏之家,如其自视欿然,则过人远矣。

28、第君王实行“仁政”必须以民为本。自从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建立了国家以后,如何处理民众、国家、君王之间的关系,就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在先秦众多思想家中,孟子用“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句名言,鲜明地提出了关于民众、国家、君王之间关系的主张,成为我国民本主义思想中最具代表性的观点。首先,“民贵君轻”思想突出了“民”的重要性。孔子讲“仁”,重视的是人的生命。孟子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他关注的是人的生存状态和权利。孟子说:“民事不可缓也。”(《孟子·滕文公上》)他尖锐地揭露和批判了苛政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呼吁统治者要“救民于水火之中”(《孟子·滕文公下》),要求统治者克制私欲,实行“仁政”,慎刑罚,薄赋敛,广施恩泽以让人民安居乐业。其次,“民贵君轻”思想要求统治者进行自我道德约束。孟子说:“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孟子.离娄上》)他认为,具有“仁”的道德修养,是天子、国君必须具备的品质。强调统治者应以“不忍”之“仁”设身处地为民着想,忧民之忧,乐民之乐。这就把民本思想升华到一个自觉的政治道德境界。其“民贵君轻”思想提出了不同社会地位的人之间双向的义务关系。在“君”与“民”的关系上,孟子强调君王要“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他认为,作为一国之主而不能“与民同乐”是不对的,“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下》)在“君”与“臣”的关系上,孔子要求“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孟子则更进一步,他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离娄下》)这些含有民主性色彩的观点,是中华民族走向文明的历程中迸发出的极为宝贵的思想火花。痛惜的是,在秦以后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君权愈益强化,以至于提出了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愚忠思想,民主的思想火花也就被窒息了。

29、19)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

30、“古时的君子,犯了过失,如天上的日蚀月蚀一样,人们都能看得见。到他们改正错误以后,人们也都抬头看得很清楚。

31、(对别人恭敬的人不会侮辱别人,自己节俭的人不会抢夺别人。)

32、人的一生)是祸是福都是自已种下的因果关系(招来的)。

33、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34、⑿知皆扩而充之:懂得全都加以推广且充实它。扩,推广。充,充实。之,指四端。

35、完全相信《书》(指《尚书》),那就还不如没有《书》为好。

36、人们互相认识,贵在能够相互了解。而人们相互了解,贵在能够了解到对方的心灵深处。

37、富贵不能使我放纵享乐,贫贱不能使我改变志向,威武不能使我卑躬屈膝,这样的人才够叫大丈夫。

38、(译文)天子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天下;诸侯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国家;卿、大夫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宗庙;一般的老百姓不行仁,便保不住自己的身体。

发布于 2023-07-13
收藏
分享
海报
上一篇:微博语录心情签名【精选52句】 下一篇:关于爱国的名言名句大全2【精选45句】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