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共此时的上一句是什么【精选65句】

天涯共此时的上一句是什么

1、为此,我们确实应该感谢我们头顶上的那轮明月,感谢她给了我们有情人一个在这个世界无论天涯海角都能“在一起”的时空。

2、  从月出东斗直到月落鸟啼,是一段很长的时间,诗中说是“竟夕”,亦即通宵。这通宵的月色对一般人来说,可以说是漠不相关的,而远隔天涯的一对情人,因为对月相思而久不能寐,只觉得长夜漫漫,故而落出一个“怨”字。三四两句,就以怨字为中心,以“情人”与“相思”呼应,以“遥夜”与“竟夕”呼应,上承起首两句,一气呵成。这两句采用流水对,自然流畅,具有古诗气韵。

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4、这个世界上,也有很多青春正好的男男女女,正值花期,却从未遇到爱情。

5、“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十个字,共同组合出了复杂的多层次多角度的情绪,它既有明月生出的宏大明丽,又有天涯沦落的苍茫忧伤;既充满且喜且忧的个人情愫,又有胸怀天下和苍生的大气,这种种复杂乃至矛盾冲突的情绪,却能和谐地共存在这十个字里。它象一颗切割精细的钻石,在不同角度不同状态下的人,都能被它射出的其中一缕光芒击中,而被其中一缕光芒击中的人也都能看到它朝各个角度射出的璀璨光芒,感受到它的复杂和立体。它可以用来表达小儿女的情思,也可以用来表达国家层面的家国天下,它的适用面和覆盖面如此广,几乎所有中国人都可以借此酒杯,浇自己的块垒,抒自己的情绪。如果这两句诗中,用的不是“生”和“天涯”,尤其是把“天涯”两个字换掉,诗意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会瞬间减弱,它就很难再成为千古名句。

6、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漫漫长夜,孤身难眠。

7、《唐诗三百首》系列的第一个诗人,我想讲张九龄,有三个原因:

8、“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烛光是温暖的人工光源,在这首诗的诗境里,烛光是消解月光的物品。人在深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往往会打开灯,打开灯光人便容易进入另一种状态,从辗转反侧中暂时脱离出来,这是对忧思的拒绝和排遣。但张九龄偏偏把烛光熄灭,让月光充满空间,任由月光和忧思的笼罩和淹没,似乎他无法自拔,也不想自拔。也许,他并不是经常有这样的机会独自面对月光,面对自己。(天涯共此时的上一句是什么)。

9、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10、诗人用的是“生”而不是“升”,“生”比“升”更有意境美。

11、前句写“望月”,后句写“怀远”,紧扣诗题,但却丝毫不露痕迹。自然浑成,意境也更加雄浑壮阔。

12、你们说,张九龄是不是就像孙悟空一样,有火眼金睛,看人特别清楚!即便在去世那么多年后,也能让唐玄宗服气。

13、参考资料:沈熙乾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14、可是这月光虽然饱含着我的满腔心意,可是又怎么赠送给你呢?

15、张九龄眼光深远,善于识人。安禄山第一次进京拜见九龄,明察秋毫、心思细腻的九龄,发现安禄山是个奸诈之人,因此判断他日后会作乱,危及国家。后来,安禄山犯了军法,当时任职宰相的张九龄,毫不犹豫地在奏文上批示,将安禄山斩首。但是唐玄宗没有同意,从此留下隐患。

16、古代交通不便,有时候书信不同,想念一个人的时候,天涯两地,却能共赏一轮明月,共享这美丽的夜晚,能以这种方式“在一起”,也算是一种幸福吧。

17、此处诗人说“不堪盈手赠”,是因为即使“盈手赠”,即使送给了对方满手的月光,也表达不了自己的思念,还可以理解为,这月光虽然饱含了我的心意,可是我如果将这满手的月光送给你呢?

18、张九龄对玄宗皇帝说过,安禄山这个人貌有反相,不杀必为后患。可惜玄宗皇上没有采纳他的意见。当安史之乱的战火爆发,玄宗仓皇逃至蜀地,面对如此狼狈的处境,回想起当日九龄的忠言,失声痛哭。而后派人去曲江祭奠这位贤相。

19、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一份孤独,你深居简出也好,你纸醉金迷也好,外界的繁华和热闹好像一点也治愈不了你内心的那份孤独,因为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单独的个体,从不相同,渴望被了解却难觅知音。

20、韩国的爱情片演绎得比较细腻,能把那种小处却深情的情感演的淋漓尽致,所以有空我喜欢看韩国爱情片。

21、张九龄不写原因,只写辗转难眠下的情绪和心理状态,但正是因为没有明确的原因指向,这几句诗便有了更广的共鸣,因不同原因而相思不寐的人,都可以从这几句诗中看到自己,用它们来表达自己。这也是“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这种句子那么动人的一个原因,叙事诗也总是没有写境摹情的诗动人。

22、“生”:生出,新生,从无到有,它有生命感,仿佛月亮是有生命的,刚刚被大海生出,这枚新生的月亮及月亮带来的一切心灵感受都是新的。如果把“生”换成同音字“升”,“海上升明月”,眼前的景色和“海上生明月”并无区别,但“升”只是一个从下往上的动作,是属物的,而“生”字是属灵的,万物有灵,这新生的月亮也充满灵性,并在后面的诗句中,不断和诗人互动。

23、最后两句是紧承“运命”两句而来。诗人大声疾呼:只听有人说不种桃树李树,不仅能得其阴凉,还能吃果实,难道橘树就没有绿荫就不能供人乘凉吗?诗人在为橘树鸣不平,也是在为贤者鸣不平。也就是暗喻,贤者能人,不会不如李林甫之流。

24、上次一个朋友问我喜欢看什么爱情片?我说我很少看国内的爱情电影或爱情电视剧,技术不错,画面也漂亮,演员也很用力,就是感觉感情不到位,缺少一种自然的深情。

25、下句写流连于庭院中,夜色已深,更感到露水沾湿了披在身上的衣服。

26、这一上来的头两句,就震撼人心。说海上出现了一轮明月,此时此刻我和远方的你隔着天涯,却一同相望。字面平平无奇,没啥特别,但读上去却很震撼,感觉一下被拽进了天海一片的阔大景象中。

27、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此时你我都在天涯共相望。

28、宽阔的江水中,生出了一轮明月,照亮了大江南北,天涯海角,此刻,远方和远人虽然与我天各一方,但我们共浴在此时的月光之下,这明亮的月光,把我们连接在一起。

29、可惜唐玄宗不听啊,反而劝他不要“误害忠良”,自以为是地把安禄山放了。后来事情就失控了,越来越严重,安禄山一边大拍唐玄宗的马屁,还厚着脸皮认杨贵妃当干妈,而杨贵妃比他小十六岁;另一方面招兵买马,准备造反。同时呢,张九龄被朝廷里的坏人诬陷,贬官到外地,拿安禄山没有办法。

30、梦毕竟是梦,可美梦之所以美,是因为梦中的感受是真实的,而且我们做梦的时候并不知道自己在做梦。

31、简单介绍一下张九龄,张九龄是开元时期的贤相之也是唐代唯一个由岭南书生出身的宰相。他耿直温雅,风仪甚整,时人誉为“曲江风度”。

32、与他人相处,唐诗中这一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就足以概括了全部。这是一种经历过爱恨情仇贪嗔痴后的阔达与温暖,是人性的温暖。

33、“不堪”两句,构思奇妙,没有深挚的情感和亲身的体会,恐怕是写不出来的。这里诗人暗用晋陆机“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两句诗意,翻古为新。

34、一是《唐诗三百首》的版本很多,大部分版本将张九龄极其两首五言古诗作为开篇。

35、第三个“清”,是说他写诗开创了一派风格,叫做“清澹(dàn)”。澹,是清爽的意思。他的诗,淡雅、清爽。后来孟浩然、王维他们的山水诗风格都受了张九龄的影响。他最有名的一首诗,叫做《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就出自这一首诗,下面我们来膜拜一下:

36、对“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百度上比较通行的赏析是:

37、这样的夜晚,没有什么可以相赠给你的,只有满手的月光,但总不能赠给你满手的月光呀。诗人很有趣,为什么不能赠给对方满手的月光呢?

38、“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不堪”:不能,承受不了。月色如此美好,仿佛盈手可掬,但这美好的月光我却无法与你分享,生命有那么多美好的时刻不能与你同在,只能在梦中与你相见。

39、所以我喜欢木心老师的《从前慢》,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多好啊,一生就爱一个人,这才是最好的爱情。可是现在呢,一生只爱一个人的人还有几个?

40、“中国的文艺评论有两个不算太好的传统:一是以玄解玄,一是以不解为解。前者爱说一些玄之又玄,大而无当的话,解释之语简直比被解释的对象更需要解释,后者过分强调审美的主观性,说一首诗为什么好,因为‘我觉得好’,为什么觉得好,因为心领神会,不可言说。”

41、是因为对方的手里也有满手的月光吗?是月光不够珍贵吗?显然不是。

42、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此时你我都在天涯共相望。

43、南朝谢庄《月赋》云:“隔千里兮共明月”,宋朝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中亦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都是写月的名句,谢庄是赋,苏轼是词,张九龄是诗,旨意大抵相同,各有妙处。

44、出处:张九龄〔唐代〕《望月怀远/望月怀古》

45、和“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有点类似的名句在诗文中也不少见,南朝谢庄《月赋》的“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唐朝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北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些名句,都表达了与远方和远人共浴月光。但谢庄的指向很明确,是美人,张若虚的几句感情单不够丰富复杂,这些,都降低了诗句与人的共振概率。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指向也一样明确,但苏轼整首词的情绪足够复杂多样和绵密,全词的意境托起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十个字。但就十个字而言,“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共振率会超过“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6、至此,开元盛世的最后一位贤相、安史之乱前最后一位刚正不阿的的贤相被罢免。

47、公元755年,张九龄去世后不久,安禄山果然造反,“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打不过,离开首都去逃难,路上想起了张九龄当年的话,不禁痛哭流涕,说:“我要是当初听了张九龄的话,不至于落到今天的地步啊!”可这时,后悔药也没得吃了,唐玄宗只得派了手下去广东祭奠(diàn)张九龄,表达自己的悔恨。

48、可是,如果我们去问问那些花儿,你为什么要这样怒放?你为什么要开得这么美丽?如果花儿会说话,我想它的答案一定不是想盛开供人观赏或者采摘的。

49、南北朝陆凯有诗云:“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那么大的江南怎么会无所有呢?怎么会找不到诗人想送给朋友的礼物呢?是因为所有的礼物都不能够表达我对你对的情谊,那我就赠给你一枝梅花吧,梅花开了,春天就到来了,赠你一枝梅花,其实就是我把江南的整个春天都赠给你,一枝梅花就是一个春天。

50、全文: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51、张九龄被称为唐代名相,他是张良之后,自幼聪颖好学,13岁就能写出好文章。当时,广州刺史王方庆非常欣赏他的才华,认为他日后一定能有所作为。

52、三是张九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重要到什么程度呢?中国历史上有一个事件,是唐朝历史的转折点,甚至可以说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从这件事发生的这天起,大唐王朝开始走向衰落,大唐王朝的衰落意味着,中国几千年封建史帝国的荣耀走到巅峰之后开始走下坡路,这一天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了?和张九龄有什么关系呢?

53、终于诗人还是回屋了,为什么呢?因为“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啊!月光那么美,但却没办法捧在手上送给你。月色捧得起来吗?捧不起来,这叫“不堪盈手赠”。

54、有情之人都怨恨月夜漫长,整夜里不眠而把亲人怀想。

55、胸怀宽广的张九龄,告诉我们,人世间的真情,不会被距离隔断。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季节,它们不会为了取悦谁,而改变本性。

56、葳蕤是一个现在很少用的词,意思是草木枝叶茂盛的样子。春天里的兰花茂盛地开放,秋天里的桂花皎洁清新。因为草木欣欣向荣,有着蓬勃的生机,所以春秋两季自然就成了美好的季节。谁知道山林中隐逸的隐士,闻到兰花和桂花的芬芳因而心怀喜悦。“坐”是“因为”的意思,杜牧有诗“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里的“坐”也是“因为”的意思。

57、首句“海上生明月”,诗人从写景入手,看似朴素平淡,却开阔宏大,意境深远。淡极始知花更艳,看起来不起眼的桂花,却香飘十里。郑板桥写雪,以数字起笔,笔锋一转,一句飞入梅花都不见,顿时令人眼前一亮。

58、灭烛怜光满,诗人没有明写月光之美,而是借月光之满烘托如水的月色。夜已深,原本打算休息的诗人看到窗外的月亮,庭院中树木,睡意全无。他披上外衣,在院中徘徊。

59、每次读到“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句诗的时候,我的眼前就会浮现一副画卷,苍茫的大海上一轮圆月刚刚升起来,海面波光潋滟,月华如练,远处的阁楼上,闺中少女正在凭栏望月,她牵挂的人此时不知在哪里,但是他一定也正在某一个地方抬头看着这一轮圆月,两个人的目光在遥远的广寒宫交汇,天涯海角,两个人都不曾被割断。

60、这首诗的第一联“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可谓无人不知,它是中秋标配诗句,只要中国人过中秋,这两句诗定会刷屏。它的光芒太耀眼,直接把后面几句映照得黯淡了,让这首每句都颇精彩的诗有了有句无篇的感觉。

61、上面的解析里,每句话都说得没错,“高华浑融”等等的形容词也没错,但这两句诗为何高华浑融,为何动人,却语焉不详,就象挠痒痒,这两句诗最打动人的那些地方,最让人心头痒痒的原因,始终挠不到。

62、注意,之前我们讲了很多诗人,王绩、虞世南、王勃、陈子昂、宋之问……他们都是初唐诗人。而张九龄老先生的出场,是初唐之后的下一个时期,叫做盛唐,就是唐朝最繁荣、最强盛的时代。

63、这首诗,到今天都快一千三百多年了。可是,即使是在今天,当你思念起远方的亲人、朋友,想到的仍然会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就是伟大的诗,它能道出人类共同的感情和心声。

64、张九龄的《感遇》是一个借诗言志、感事寄兴的系列,共有《感遇》十二首,历来与陈子昂的《感遇》三十八首并称。罢相后,张九龄被贬为荆州长史,“每读韩非《孤愤》,涕泣沾襟”(徐浩《张公神道碑》),遂作《感遇十二首》。本诗借歌咏兰花和桂花,抒发自己不慕权贵、不求名利的高尚情操。

发布于 2024-02-20
收藏
分享
海报
上一篇:小学生爱国古诗大全【精选4句】 下一篇:没有了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