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伦式英雄名词解释【精选62句】

拜伦式英雄名词解释

1、(3)达达主义;黑色幽默;垮掉的一代;荒诞派戏剧。

2、对下层劳动人民的不幸遭遇寄予了深切同情。小说描写的黑暗社会扼杀了生活中善良美好的事物,把无数穷苦的人们推向水深火热之中。冉阿让本是贫苦农民,在失业情况下,为养活几个外甥,砸碎面包铺橱窗偷了一块面包,被前后累罚十九年苦役。

3、《红与黑》中于连的人物形象:(论述,3点)

4、人物塑造:在人物塑造上,《哈姆莱特》着重通过内心矛盾冲突的描写揭示人物的深度,出于展示人物心灵世界和刻画人物性格的需要,莎士比亚十分善于运用内心独白这一艺术手段。同时,为了使人物形象达到丰富性和个性化的有机结合,莎士比亚还成功地把对比手法用于人物塑造。

5、荒诞派戏剧: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法国的反传统戏剧流派。荒诞派戏剧家提倡纯粹戏剧性、通过直喻把握世界,他们放弃了形象塑造与戏剧冲突,运用支离破碎的舞台直观场景、奇特怪异的道具、颠三倒四的对话、混乱不堪的思维,表现现实的丑恶与恐怖、人生的痛苦与绝望,达到一种抽象的荒诞效果。代表作家:爱尔兰的贝克特,代表作为《等待戈多》。(相关阅读:《等待戈多》,详见文末链接)

6、又称三部曲,古希腊悲剧中最初的固定格式,指情节连贯,内容相关的三部悲剧。它们既有相对独立性,有各自的剧名,能独立成篇,又有内在联系,可合成一组悲剧,有总的剧名,表达统一的主题。后成为三部内容各自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文学作品的统称。

7、基本特征:打破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维性顺序,使人的时间观念在心理上实现重新组合。

8、是指以宙斯为主的新神谱系,有十二大主神,因为他们居住在俄林波斯山上,故被称为俄林波斯神系。主要的神有神王宙斯,神后赫拉,宙斯的哥哥冥王哈得斯、海神波塞冬,还有宙斯的儿子太阳神阿波罗、战神阿瑞斯、工匠之神赫淮斯托斯,智慧女神雅典娜、爱神阿佛洛狄忒。这些神和人一样有着七情六欲,和人同形同性,只是额外具有人类所没有的巨大法力。俄林波斯神系反映了人类社会由母系氏族社会过渡到父系氏族社会的情形。

9、Dracula(1897年)布拉姆·斯托克著(FulltextatWikisource)

10、荷马史诗中的诗句自然流畅、优美动人,其比喻生动形象,被后人赞誉为“荷马式的比喻”。其特点是从日常生活和自然现象中选取比喻,如狩猎、农事等。生活气息浓郁又充满想象力,既朴素简洁,又丰富多彩。这种比喻既增强了读者的现实感,又获得了形象生动的效果。(例如,把阿喀琉斯的急驰比喻为“灌水车向百花盛开的园中注下的急流”;把两军投石作战的场面比作“石头像雪片般秘密落下,仿佛像严冬一日。”)

11、(2)意识流小说;未来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

12、是德国早期浪漫主义文学的一个流派,它以创办于耶拿的文艺杂志《雅典娜神庙》为阵地,“耶拿派”由是得名。耶拿派在思想上表现出向往中世纪和美化基督教的特征,其创作具有宗教神秘主义色彩,但在纯洁民族语言、推动民族文学发展方面起到积极作用。施莱格尔兄弟是其理论的阐述者,诺瓦利斯和蒂克是其创作代表,代表作分别是《夜的颂歌》和《民间童话集》。

13、Gormenghast(1946年-1959年)byMervynPeake

14、长篇小说,法国浪漫主义作家雨果的代表作。中心情节是冉阿让的悲惨生活史。小说围绕冉阿让的生活经历,广泛反映了法国当时的社会生活,真实再现了下层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揭露了资产阶级法律与习俗的残酷与虚伪。提出三个迫切问题“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赢弱”,表达出作者以人道主义道德感化来改造社会的信念。作品情节曲折,内容丰富,人物形象鲜明,通过对比手法,表现出作者鲜明的爱憎。

15、是拜伦在“东方叙事诗”等作品中塑造的一系列具有非凡性格和鲜明特征的人物的总称。他们不满“文明”社会的现实,敢于蔑视一切现存制度和丑恶势力,表现出强烈的叛逆精神。但他们的反抗具有明显的个人主义性质,目的不外是追求个人的绝对自由或爱情幸福。他们既倔强高傲又孤独无援,既脱离群众又脱离社会斗争,因而最后只能以失败或死亡的悲剧结局而告终。因这些形象既表现了诗人的反抗精神,又反映了诗人本人的高傲、忧郁苦闷的性格,故称之为“拜伦式的英雄”。如《海盗》中的康拉德,《曼弗雷德》中的曼弗雷德等。

16、CalebWilliams(1794年)威廉·戈德温著

17、骑士文学:11—12世纪表现骑士阶层的生活理想、思想感情和愿望的文学,欧洲骑士制度的产物。分为骑士抒情诗和骑士传奇两种体裁,多写英雄的爱情和游侠冒险故事。肯定世俗爱情,具有反禁欲主义的进步意义。

18、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反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要求突破文学描绘的现实的范围。浪漫主义在发展过程中与古典主义进行了激烈的斗争,个性解放是他们高举的旗帜,反对社会对人的精神束缚和压迫,这是他们宣扬的时代新精神。

19、TheMonkey&#xsPaw(1902年)byW.W.Jacobs

20、指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第一代浪漫主义三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他们因厌恶资本主义文明和冷酷的金钱关系,都隐居于英国西北部的昆布兰湖区,该派由是得名。他们的诗作一般远离社会斗争,讴歌宗法式的农村生活或自然风景,描写奇异神秘的故事和异国风光。他们的诗作思想消极保守,充满神秘色彩,但语言优美,韵律考究,艺术成就较高。华兹华斯和柯尔律治共同创作的《抒情歌谣集》是英国消极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华兹华斯为《抒情歌谣集》第二版写的序言被认为是英国消极浪漫主义的宣言。

21、17世纪末法国文坛上发生的文学论争,争论的焦点是如何正确评价古代文学和当代文学。古典主义文学为宫廷服务,以模仿拉丁古典作品为最高理想,坚持厚古薄今,代表有布瓦洛、拉辛、拉封丹等。新派人物佩罗写了《古今之比》一文向布瓦洛挑战,提倡厚今薄古。两派反复相争,相持不下。这场论战后来遍及欧洲,长达百年之久,到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兴起后,欧洲文坛才彻底扫荡了厚古薄今的文学风尚。

22、诗体小说,俄国作家普希金的代表作。作品以彼得堡贵族青年奥涅金与达吉亚娜的爱情纠葛为中心情节,提出了贵族青年的生活道路问题,曲折反映了封建农奴制的危机和一代人的觉醒。塑造了俄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个“多余人”典型奥涅金,通过他的悲剧命运,揭示了封建农奴制阻碍人的个性发展,扼杀人的聪明才智的罪恶。别林斯基称之为“俄罗斯生活的百科全书”。

23、如哈罗德独自叛离资产阶级社会;曼弗雷德独自背负起所有自身和人类的罪孽,并独自以毁灭来抗拒命运。他们表现出拜伦式英雄的典型的个人英雄主义的形象。他们的孤独是不可避免的,是自我放逐的一种必然结果。

24、是拜伦在组诗《东方叙事诗》里塑造的一组系列形象。他们都是一些异常孤独、脱离群众的反叛者形象。他们与罪恶社会势不两立,并且也敢于进行毫不妥协的斗争。他们精神面貌的共同特征是:顽强、高傲、勇敢、坚定。象《海盗》中的主人公康拉特就是一个典型。这些带有无政府色彩和个人英雄主义反抗色彩的英雄,因为有诗人自身性格的烙印,因而被称为“拜伦式英雄”。“拜伦式英雄”不局限于《东方叙事诗》,长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诗剧《曼弗雷特》等中的主人公也是这类形象。在十九世纪初的欧洲曾产生过强烈影响。

25、魔幻现实主义:形成于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作家以“印第安人的灵魂”自命,同时又受到欧洲现代主义文学、超现实主义文学的影响。魔幻现实主义作家一般都很关心祖国和人民的命运,作品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基本题材来自于现实生活,作家又引入了大量的超自然力量,从而创造出一种扑朔迷离的新现实。

26、在《悲惨世界》中,雨果塑造了他人道主义的理想人物。米里哀主教是他描绘的“悲惨世界”中让人感到温暖的一丝微弱的烛光,他是人类良知未泯的一片余辉。他有着优厚的待遇,却简衣陋食,把钱施舍给穷人和最需要的人,自己和妹妹、女佣仅靠着一点钱辛苦度日。

27、浪漫主义:浪漫主义不是一个单一的思想运动,而是对18世纪中叶以来西方社会经历过并且继续在经历的某些状况的综合反映。浪漫主义运动的鼎盛时期是18世纪90年代到19世纪30年代,浪漫主义运动的理论基础是德国古典哲学,浪漫主义运动的特征有:主观性、对大自然的向往和对城市文明的诅咒、回到中世纪,对历史及民间文学的尊重、抒情性。法国大革命所倡导的“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推动了个性解放和情感抒发的要求,对个人独立和自由的强调,成为浪漫主义文学的核心思想。

28、在英国,哥特小说到1840年已衰败。这主要是由于廉价作者的过饱和(他们的作品后来以一便士恐怖形式的廉价恐怖小说形式存在)以及在世纪之交时像《和尚》这些暴露过份的性、暴力(至少在当时人们认为已接近色情文学)的作品的问世大大降低了哥特小说的地位。但哥特小说对于维多利亚时代文学样式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它掀起了维多利亚时代短篇鬼故事的热潮,并且使艾伦·坡的以死亡为主题的故事得以出现。狄更斯少年时代就阅读哥特式小说并将其中阴郁的气氛、戏剧的张力融入了他自己的作品,只不过变换到了他自己的时代。哥特小说的阴郁对崇尚哀悼仪式、铭记永生及长生不老的维多利亚时代人来说有着特殊的吸引力,这也使得它对文学有了更为广泛的影响力。

29、长篇小说,美国作家海明威的重要作品,“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小说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表现了反对帝国主义战争的主题。作品通过主人公亨利的悲剧命运控诉了帝国主义战争毁灭人的罪恶,揭露了帝国主义骗人的战争宣传,表现出强烈的反战厌战情绪。小说情节简单,人物个性鲜明,语言简洁,富有感染力。

30、  “巴洛克”一词来自葡萄牙语barocco,原指一种形状不规则的珍珠,后来被用来形容一种建筑风格和文学风格,它与严整、匀称、和谐相对立。巴洛克文学起源于16世纪的意大利、西班牙,在17世纪的法国达到高峰,同时流行于西欧,因风格与巴洛克式艺术相像而得此名。它是一种贵族形式主义文学,主张文学为少数有文化修养的人创作。这类作品追求形式,内容空虚,语言雕琢浮夸。意大利的马利诺、西班牙的贡哥拉主义、法国的伏瓦蒂尔等等,都是巴洛克文学的代表。

31、哈姆雷特: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雷特》中主人公,也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典型。他在复仇过程中,既坚强勇敢,又犹豫不决;既善于思考,又耽于行动。哈姆雷特是世界文学史上的典型人物。

32、是德国后期浪漫主义文学的一个流派,它以创办于海德堡的刊物《隐士报》为阵地,“海德堡派”由是得名。他们重视民间文学,收集大量民歌和民间故事,在文学影响和创作实绩上都超越了早期浪漫派,但在思想风格上仍表现出与早期浪漫派的承接关系。代表作家作品是由布伦塔诺和阿尔尼姆合编的民歌集《儿童的奇异的号角》和格林兄弟的《儿童与家庭童话集》。

33、文学创作的冰山原则最早是海明威在一部关于斗牛的专著《午后之死》中提出的,以后又不断阐发。他说:“冰山运动之所以雄伟壮观,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意即他把自己的写作比作海上漂浮的冰山,用文字写出来的东西只是海面上的八分之剩下的都在海面以下,是作家省略掉、需要读者自己去感受的部分。所谓冰山原则,就是用简洁的文字去塑造鲜明的形象,并把作者自己的感受和思想最大限度地藏在形象之中,使之情感充沛却含而不露,思想深刻却隐而不晦,从而将文学的可感性与可思性巧妙地结合起来,让读者通过对鲜明形象的感受去发掘作品的思想意义。冰山原则的两大特点是:简约的艺术和经验的省略;四大要素是:简洁的文字、鲜明的形象、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这些也构成了海明威的基本创作风格。

34、 荒诞派戏剧: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法国的反传统戏剧流派。荒诞派戏剧家提倡纯粹戏剧性、通过直喻把握世界,他们放弃了形象塑造与戏剧冲突,运用支离破碎的舞台直观场景、奇特怪异的道具、颠三倒四的对话、混乱不堪的思维,表现现实的丑恶与恐怖、人生的痛苦与绝望,达到一种抽象的荒诞效果。代表作家有尤奈斯库、贝克特等人。 

35、指席勒部分作品中存在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创作倾向。即以“不能实现的理想”代替客观现实,以抽象概念的演绎代替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描写,犯了“为了概念的东西而忘掉现实主义的东西”的错误;理想化、抽象化、概念化的创作倾向导致人物形象“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传声筒”。“席勒式”是马克思在批评拉萨尔的《济金根》时与“莎士比亚化”相对应而提出来的,但“席勒式”并不能概括席勒的全部创作。

36、浪漫主义文学:是出现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医古文学思潮。英国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一方面刺激了人的精神个性觉醒,另一方面又使人们对现实产生失望,在这个大起大落的激情时代,思想界出现傅立业等人的空想社会主义,德国哲学家康德、费希特等对自我的关注。在这个大背景上,粗线一大批作家、诗人,他们打破了传统古典主义的束缚,着重抒发个人感受和经验,歌颂大自然,喜欢异国风情,在诗歌、小说、戏剧各个领域均创造了辉煌的成就。代表作家有雨果、拜伦、普希金等。(相关阅读:浪漫主义文学与古典主义文学的区别)

37、弗吉尼亚·伍尔夫:英国女作家、文学批评家和文学理论家,意识流文学代表人物,被誉为20世纪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先锋。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她是伦敦文学界的核心人物,同时也是布卢姆茨伯里派的成员之一。其代表作有《墙上的斑点》、《达洛维夫人》、《到灯塔去》、《雅各的房间》等。

38、代表作家: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代表作品《百年孤独》。

39、狄更斯: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他在自己的作品中,以高超的艺术手法描绘了包罗万象的社会图景,作品一贯表现出揭露和批判的锋芒,贯彻惩恶扬善的人道主义精神,塑造出众多令人难忘的人物形象。狄更斯注重描写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生活遭遇,深刻地反映出了当时英国的社会现实。其主要作品有《双城记》、《雾都孤儿》、《艰难时世》等。

40、   “美丑对照”是雨果著名的美学主张,也是他不少作品的鲜明特色。雨果认为:“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优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善与恶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作者在《巴黎圣母院》中就是通过这种原则来表现主题和塑造人物的。作品中的两个王朝、两个国王、两个法庭、两种法律构成了鲜明的对照,一个洋溢着平民的善良、友爱,另一个充斥着残暴、昏庸、伪善。作品中的人物对照是多层次的,有人物间的善恶对照,如爱斯梅拉达与克洛德;有人物自身的光明与黑暗的对照,如克洛德;有人物外表与心灵的美丑对照,如加西莫多等。

41、 超现实主义:一次大战后兴起于法国的一个文学艺术流派。由达达主义发展而来。它由一批年轻人组成,进行超现实试验,反对逻辑理性的思维活动,推崇潜意识和梦幻,探索纯粹的无意识的精神活动。1924年,代表诗人布勒东发表<超现实主义宣言>,系统阐述其宗旨和理论观点,宣布超现实主义运动正式诞生。

42、是美国19世纪思想家爱默生在《论美国学者》中首先提出的一种思想,是指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一种精神上的相互关系,人的智慧通过自然领悟神灵。超验主义重视直觉或本能,认为直觉与本能比经验更重要,直觉存在于每个人,因此不要迷信权威,而要凭自己的智慧和理解力直接得到知识。超验主义发展了美国文化中对自然的重视,以及美国的民主、平等、个人主义、变革精神等方面,对于美国思想文化的最终形成起了很大作用。

43、18世纪末流行于英国的一种小说形式,作品多以中世纪哥特式建筑,特别是阴森荒凉神秘的古堡为背景,写其中因恋情或财产而引起的凶杀复仇,充满神秘、怪诞、恐怖和刺激,对19世纪浪漫主义诗歌和很多小说家产生重要影响。代表作是瓦尔蒲的《奥特朗图堡》(第一部哥特式小说)。

44、又称清新体诗派,13世纪后半叶出现于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一个抒情诗派。它在法国骑士抒情诗的影响下产生,多以爱情为主题,把爱情写成一种来自高贵心灵的能使人道德高尚的感情,一种能给人带来强烈激情的力量。以但丁的《新生》成就最高,彼得拉克发展了这一派传统,使形式更加完美,清新体诗派表达了反封建和反宗教禁欲主义的思想。

45、巴洛克风格:17世纪出现的一个新现象。在18世纪,一些古典主义理论家用这个词来嘲弄具有奇特风格的艺术。巴洛克艺术具有以下特点:无论是建筑、雕塑、绘画、都强调运动感、空间感、豪华感、激情感,甚至神秘感。巴洛克建筑是最能显示出巴洛克艺术风格特点的一个艺术种类。运动是巴洛克艺术的生命,巴洛克风格表现在文学上主要就是夸张、繁艳、风雅,而且充满了宗教的狂热,人的情绪被夸大,形式则为混乱和破碎的。

46、长篇小说,美国“黑色幽默”代表作家海勒的代表作。小说以二战为背景,通过对一支驻扎在意大利附近一个名叫皮亚诺扎岛上的美国空军部队内幕生活的描写,揭示了一个非理性、无秩序、梦魇式的荒诞世界。小说没有完整的情节,分为42章,每章由一个人物为中心讲述一个故事,再由贯穿全书的人物尤索林将之串联起来。小说中的人物都是荒谬绝伦的典型,性情古怪、情感冷漠、行为疯狂、不可理喻是他们的共同特征。“第二十二条军规”有深刻内涵,指一个圈套,一个陷阱,它隐喻了一种悖论般的荒谬处境,象征着一种有组织的混乱和有理性的荒诞,象征了后现代社会的一种谁也看不到却无所不在的统治。

47、是拜伦创造的以东方为背景的浪漫主义组诗,共六篇,包括:《异教徒》、《阿比托斯的新娘》、《海盗》、《莱拉》、《巴里西纳》、《科林斯的围攻》。它们题材新颖,充满浪漫情调。主人公都是些阴郁孤傲的反叛者,不满“文明”社会的现实,敢于蔑视一切现存制度和丑恶势力,表现出强烈的叛逆精神,是典型的“拜伦式英雄”。这些主人公都是个人主义英雄,同时也反映了诗人本人的高傲、忧郁苦闷的性格。

48、TheMonk(1796年)byMatthewGregoryLewis

49、    本是中古欧洲民间流行并用于歌唱的一种短小诗歌,彼特拉克将之独创成一种抒情诗体,音译为“商簌体”。文艺复兴时期,这种诗体被广泛运用。

50、托尔斯泰一系列重要作品中带有作家自传性质、表现作者精神探索历程的人物。他们思想敏锐,对社会问题敏感,并紧张探索,努力寻找答案。但是不到结果时,他们往往转向宗教,从宗教中寻找启示。《战争与和平》中的比埃尔,《安娜·卡列尼娜》中列文,《复活》中的聂赫留朵夫等就是这类人物。

51、流浪汉小说:流浪汉小说最初出现在16世纪中期的西班牙。反摩尔人的斗争结束后,西班牙遂渐趋于统资本主义工商业在王权的鼓励下繁荣起来,城市开始发达,一种描写城市下层人民生活的新文学体裁——流浪汉小说便应运而生。流浪汉小说的主人公一般都是社会的不幸儿、失业者。作品常以他们的流浪为线索,用第一人称叙述主人公的经历,八个人的思想意识和广阔的社会环境交织在一起,用下层人物的眼光去观察、评价和嘲讽各种社会现象。每一部流浪汉小说都是一幅生动幽默的社会风俗画。代表作西班牙无名氏的《小赖子》等。

52、 《次经》:共15卷,收进了许多希伯来人亡国后的小说、哲理诗集和宗教诗文,这些作品从未由入正典《旧约》。    

53、长篇小说,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代表作《人间喜剧》中的一部。作品主要写资产阶级暴发户葛朗台在法国大革命历史变动中的发家史及其吝啬的性格,他考投机成为巨富,然而却吝啬无比,眼看兄弟破产自杀而不救,逼走穷侄儿,断送女儿幸福。贪婪吝啬、爱情如命、狡诈冷酷是他的本性。小说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塑造了典型的人物形象。

54、长篇小说,苏联作家高尔基的代表作。以真实游行为素材,小说中心人物是尼洛夫娜,作品通过巴威尔从一个普通工人成长为无产阶级革命家,母亲从一个胆小怕事、逆来顺受的下层劳动妇女转变为自觉的革命战士的历程,反映了工人运动从自发到自觉,从经济斗争转向政治斗争,显示了马克思主义改造社会和人的强大力量,被列宁誉为“一本非常及时的书”,标志世界无产阶级文学进入一个新时期。小说以个性化的语言刻画人物,特别是通过尼洛夫娜这个底层妇女的视角展示事件,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55、魔幻现实主义:形成于拉丁美洲60年代取得辉煌成绩。魔幻现实主义作家关心祖国和人民的命运,作品具有丰富的社会生活。基本主题都来自现实生活,但被作家改变了本来面目而披上了一层神秘色彩;同时,作家又大量引入各种超自然的力量,从而创造出一种扑朔迷离的新现实,但他们在小说中变现实为魔幻却有不失其真。深刻的寓意,非凡的艺术造诣,鲜明的民族色彩和广泛的群众性,使它做到了高雅和大众化的结合。代表: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56、黑色幽默:20世纪60年代流行美国的一个文学流派。思想上,深受存在主义哲学影响,关注现实,对现实的荒诞有一种深沉的痛苦和恼怒。所谓黑色幽默,就是阴郁的幽默,绞刑架下的幽默,以表面的轻松、调侃、玩世不恭其实是无可奈何的语调叙述沉郁而可怖的故事,从而产生荒诞不经、滑稽可笑的喜剧效果。主人公往往是性格乖僻的“反英雄”。情节结构具有非逻辑性。代表作有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品钦《万有引力之虹》。

57、例如,哈罗德以远游的方式叛离社会;曼弗雷德以死亡向人类的宿命发起挑战;该隐则激烈地叛逆意识形态的权威——上帝。

58、长诗,英国诗人艾略特的代表作。作品由5章构成:《死者的葬仪》、《对弈》、《火戒》、《水淹之死》、《雷霆的话》。以“死而再生”和“寻找圣杯”两个神话原型为框架,以荒原象征战后平庸乏味、充满欲念的丑恶现代社会,通过对伦敦生活的侧面描写,展示了一战后整个西方世界的荒凉混乱的景象,说明只有依靠上帝才能使荒原得到拯救。长诗没有完整情节,运用象征、隐喻、自由联想、时空错位等暗示主题,旁征博引,晦涩难懂。

59、二十世纪20年代兴起的一个现代主义文学流派。意识流原本是一个心理学和哲学术语,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提出,认为人的意识是流动的,千变万化,而不是固定的,有条不紊的。意识流小说不重视描摹客观世界,而着力于表现人的内心真实,尤其是人的意识流程,常利用心理时间来组织叙事,大量运用象征暗示、内心独白、自由联想等艺术手法来追踪人的意识流程,展示人迷离恍惚的精神世界。这一流派于40年代走向衰落,但“意识流”手法已成为文学上广泛运用的心理描写手法。代表作家作品:法国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英国乔伊斯《尤利西斯》和美国福克纳《喧哗与骚动》等。

60、出生地位低下,于连很早就形成了反抗贵族阶级的心理。受启蒙思想的影响,他具有平民意识,当市长把他当成仆人一样训斥时,于连眼里露出复仇的目光,愤然回答说:“先生,没有你我也不会饿死。”

61、是在启蒙运动时期的德国产生的一种小说的形式,通常以一位年轻主人公的成长、发展经历为主题。这位主人公以理想化的方式达到了当时人们对于一个受过教化的人的理想。教育小说中有一些传记的成分,在主人公的成长、发展过程中教化概念起到了核心的作用。结构经常采用三段式:青少年年代-漫游年代-师傅年代。大都以积极的调子结尾,表现主人公年轻时代的许多幻想虽在生活的磨炼和挫折中破灭,但也因此找到了大有所为的新生活。歌德的小说《威廉·迈斯特的漫游年代》是德国教育小说的代表作。

发布于 2023-11-27
收藏
分享
海报
上一篇:个人师德年度总结100字【精选43句】 下一篇:没有了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