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词刘禹锡【精选28句】

秋词刘禹锡

1、这四句诗啊,其实非常简单。我这么一念,大家这么一听,基本上也就知道他说的是什么意思。第一句是,说从古至今,这个“今”当然指的是从古到刘禹锡所处的时代。大家都说,秋天是一个非常萧条、悲凉,令人感到有无限感概的这样一个季节。“我言秋日胜春朝”,我偏偏说秋天比春天还要美好,为什么比春天还要美好呢?因为“晴空一鹤排云上”。仙鹤破云直上跟刘禹锡有什么关系啊?它就把刘禹锡的一股诗情、一股豪情带到了青天之上,这首诗讲的就是这个意思。(秋词刘禹锡)。

2、译文:自古以来,人们一到秋天就感叹萧条空寂,我认为秋天要比那欣欣向荣的春天更胜一筹。秋高气爽,万里晴空,一排仙鹤直冲云霄,它也激发了我的诗情飞到了那万里晴空。

3、自古以来,骚人墨客都悲叹秋天萧条、凄凉、空旷。我却说秋天远远胜过春天。

4、    刘禹锡(公元772年-842年),字梦得,洛阳人,唐代中晚期哲学家和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

5、悲寂寥:悲叹萧条空寂。宋玉《九辩》有“悲哉,秋之为气也”、“寂寥兮,收潦而水清”等句。

6、你想,一个被贬的官员远离了长安,经济社会发展都比较落后,怎么办?到了这就是垂头丧气,到了这儿就是天天地怨天尤人,有用吗?刘禹锡的回答是,没有用。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只有自己振作,只有自己给自己打气,只有自己依然坚定地对生活的这种信心,你才能够顽强地活下去,你才能够无比健康地面对着这个世界。

7、刘禹锡的山水诗,改变了大历、贞元诗人襟幅狭小、气象萧瑟的风格,而常常是写一种超出空间实距的、半虚半实的开阔景象,如“水底远山云似雪,桥边平岸草如烟”,“野草芳菲红锦地,游丝缭乱碧罗天”(《春日书怀寄东洛白二十二杨八二庶子》)。

8、写得多好啊,看到一鹤排云而上,诗人诗情勃发、兴致极高,这是其重在抒情。你注意,他表达的一种激情,一种非常开阔的胸襟,一种非常高扬的精气神。

9、诗人深深懂得古来悲秋的实质是志士失志,对现实失望,对前途悲观,因而在秋天只看到萧条,感到寂寥,死气沉沉。诗人同情他们的遭遇和处境,但不同意他们的悲观失望的情感。他针对这种寂寥之感,偏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要好,强调秋天并不死气沉沉,而是很有生气。他指引人们看那振翅高举的鹤,在秋日晴空中,排云直上,矫健凌厉,奋发有为,大展鸿图。显然,这只鹤是独特的、孤单的。但正是这只鹤的顽强奋斗,冲破了秋天的肃杀氛围,为大自然别开生面,使志士们精神为之抖擞。这只鹤是不屈志士的化身,奋斗精神的体现。所以诗人说,“便引诗情到碧霄”。“诗言志”,“诗情”即志气。人果真有志气,便有奋斗精神,便不会感到寂寥。这就是第一首的主题思想。

10、“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的描绘,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

11、(郦波教授最美唐诗十二讲)仁孝:萱花草的慈与爱

12、(唐诗十二讲)潮流:茶在唐代究竟有多流行?——卢仝《七碗茶歌》

13、   自古以来,骚人墨客都悲叹秋天萧条、凄凉、空旷。我却说秋天远远胜过春天。

14、     第三句选择了典型事物具体生动地勾勒了一幅壮美的画面。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的描绘,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那凌云的鹤,也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遨游到了云霄。虽然,这鹤是孤独的,然而它所呈现出来的气势,却是非凡的。一个“排”字,所蕴涵的深意,尽在不言中了。也许,诗人是以“鹤”自喻,也许是诗人视“鹤”为不屈的化身。这里,有哲理的意蕴,也有艺术的魅力,发人深思,耐人吟咏。这幅画面是对“秋日胜春朝”的生动注脚。第四句紧接上句直接抒写自己的感受,看到这一壮美的情境作者心中那激荡澎湃的诗情勃发出来,也像白鹤凌空一样,直冲云霄了。字里行间作者那乐观的情怀,昂扬的斗志国安呼之欲出。如果说,上句侧重写秋的“形美”,那么这句则突出秋的“神韵”,使“秋日胜春朝”的观点表现得更鲜明,更有力度。

15、所以这《秋词》,它写得好在哪呢?就是虽然诗人深陷苦难当中,但从来没有放弃对于生活的理想,对于生活的美好地向往。他觉得虽然他待在这个地方不像京城那么舒适,前途也没有那么光明,但对他来讲,起码眼前的这个秋天比春天感觉更加明媚,更加地富有风骨,也更能够激发起他的无限的诗情。所以我们说啊,这诗人写的诗那很多了,但是像刘禹锡这样能够在生话的困苦当中展示自己的豪情,能够展示自己的信心,能够展示自己对于生活的无限希望,这样的诗还是有点少。也正因为如此,刘禹锡的作品在唐代的诗人当中是显得那么的有特色,他本人的个性也显得那么地与众不同。也正因为如此,这《秋词》流传至今,我们依然一唱三叹,反复吟赏,依然觉得它有无穷的魅力。

16、晴:一作“横”。排云:推开白云。排:推开,有冲破的意思。

17、“自古”和“逢”,极言悲秋的传统看法的时代久远和思路模式的顽固。接着一句用“我言”直抒胸臆,态度鲜明,说出的是诗人的自信,这种自信,尽管染上的,是一种不幸的色彩,然而,诗人阔大的胸襟却非凡地溶解了这种不幸。

18、晚唐大诗人杜牧说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一个意思啊,本来有霜,本来都变冷了,树木都变黄了,一片的这种浅黄色。不,作者主要要突出这深红出浅黄,要的就是这么出挑(出挑,意思是犹出众;长成。)的颜色。大家说,那为什么非得要这点红啊?这点红就是作者在秋天的这点豪情啊!

19、赏析自古以来,文人每逢写到秋天、秋景,面对秋风落叶一片萧条,大多抒发痛苦悲伤的情感。刘禹锡却反对这种消极悲观的传统,唱出了昂扬向上的秋的赞歌。

20、  然而刘禹锡的《秋词》,却另辟蹊径,一反常调,它以其最大的热情讴歌了秋天的美好。

21、刘禹锡说“自古逢秋悲寂寥”,这还真说的是事实。像三曹父子当中的曹丕,他曾经在诗中就写“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秋天一到,秋风一起,天就凉了,整个一片肃杀的景象。草木纷纷地揺落,然后呢,早上起来你就发现露水很重;晚上的时候,你就发现霜气也很重。(自兰台子渊(宋玉)赋《九辩》以来,自古文人便有悲秋一说。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潦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穴寥兮天高而气清,寂寥兮收潦而水清……文人悲秋始于宋玉。宋玉把秋景秋物、秋声秋色,与自己的悲惨命运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以表现诗人的抑郁哀怨、感伤忧愤。情与景融、思与境偕,从而构成一个和谐的艺术整体。)

22、第二首的前二句写秋天景色,诗人只是如实地勾勒其本色,显示其特色,明净清白,有红有黄,略有色彩,流露出高雅闲淡的情韵,泠然如文质彬彬的君子风度,令人敬肃。

23、秋日天高气爽,晴空万里,一只白鹤推开云层直冲云霄,把我的赋诗情趣也带到了碧蓝的九霄。

24、(郦波教授最美唐诗十二讲)气象:全唐第一英雄赞歌——王昌龄《出塞》

25、登上高楼,四望清秋入骨;才不会象春色那样使人发狂。

26、“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自宋玉于《九辩》中留下“悲哉,秋之为气也”的名句后,悲,就成了秋的一种色调,一种情绪;愁,也就成了心上的秋了。然而,诗人开篇,即以议论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

27、大家说,你不是说还有第二首吗?是有第二首,第二首的重点跟第一首就不太一样,但是豪情不减。他说:“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sǒu〔~使〕教唆、指使别人做坏事。指使狗的声音。)人狂。”诗也是非常简单,山明水浄,这是秋天嘛,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山明水净。“夜来霜”,到了晚上啊,天气凉了,已经有霜了。它有霜了我们都知道啊,“霜重色愈浓”啊,很多树木的叶子就由绿开始转为黄,由黄又转为橘黄,橘黄又转为红色。枫叶不就是这样吗?所以“数树深红出浅黄”,看到好多的树木啊,那叶子由绿色的都变为了什么呢?黄颜色的、浅黄色的了,但是特别有那么几棵树的树叶,变成了深红色。

发布于 2023-11-22
收藏
分享
海报
上一篇:秋天的古诗有哪些【精选5句】 下一篇:没有了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