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的意思【精选59句】

格物致知的意思

1、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礼记•大学》

2、“格物”是道德范畴,指人对物事的态度,意思为“按照一定的法则取舍物事”。《礼记》中的类似表达为“仁人不过(失)于物”,志士仁人不让自己丧失在物事之中。由此才能获得“静心”,才能思考问题,从而在知识智慧上有所得。(格物致知的意思)。

3、格物就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本体之证”,通俗一点说,做什么事心是否得正,本身的一切行为就可以证明,也是心和行合为一体,就是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

4、肖战视频专访正面回应227事件,先后两次进行道歉

5、一物原来有一身,一身还有一乾坤。九宫是方的吗?其实,九宫本没有形状,我们要格什么,它就变成什么。我们要格茶杯,整个九宫都是茶杯;我们要格一个人,整个九宫都是这个人。

6、另外,格也有“纠正”的意思,《论语·为政》说“有耻且格”。这里侧重心性上的修养,王阳明实际取的就是这个意思,他说“格”就是“格除”,“格物”就是“格除”心中之物。

7、机=触发,目=六根,所以其实是“机在目耳鼻舌身意”。所以,入手的方式就是这“六根”。

8、当遇到“问题”事情心乱的时候,不是着急“想办法”,而是格物(正心)。

9、用哲学的话语表述,“格物致知”就是“使物来而使知至”,也就是“使事物的真实影像映射到你的大脑中,从而使正确的知识来到你心里”。

10、要想知道“格物致知”的出发点,就得先了解《大学》的宗旨是什么。纵观《大学》,它是对儒家的概括,但是,这个概括也是某种角度的概括,《大学》强调的重点,是“仁”的推广,“大学”就是太学,太学就是“极致”之学的意思,极致什么呢,是“天道化度于天下”,这就是大学的极致。而推行天道(明明德于天下),关健要了解天道的体是明德,所以,讲格物致知,它的体是明德,这是《大学》一篇重点。

11、(东汉郑玄):事物之来发生,随人所知习性喜好。“格,来也。物、犹事也。其知于善深,则来善物。”

12、因为“格物致知”有如此的地位,所以由古至今,对这个问题讨论不己。因此,也就产生了多种解释,有说“格物致知”就是“格心”,近代佛教有些大德也持此说;有说“格物致知”是客观唯心主义,方法上是唯物,本体上是唯心;当然也有说,格物致知是唯物主义观点。其实这些论辩,都涉及到一个根本的问题,“格物致知”的出发点是什么?

13、“敢问何谓成身?”孔子对曰:“不过乎物。”——《礼记•哀公问》

14、因这类架、栏多有分隔,引申动词有“搁置、分隔、限制、阻止、法度、规正”等义,作名词有“格子”义。“格”有“格子”义不会早于宋代,故“格物”与“格子”实在没什么关系。

15、正心,意思就是端正心思,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要有“正能量”。我们意念真诚了,但还得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不能起歪心思。否则,你学一些歪门邪道,掌握一些小伎俩,可能一时能够占点小便宜。但日子长了,一定会害人害己,玩火自焚,自食其果。我们现在这个社会,倡导的是“可持续发展”,打造和谐社会。我们不管从事哪种行业,必须要想办法营造“双赢”的局面,才可能长久不衰。若一味的只考虑自己的利益,不顾他人的死活,那么终有一日会自取灭亡。

16、   从儒家的价值体系就可以判断“格物”是属于道德范畴。在“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格物”是放在第一位。没有例外,在儒家思想体系中放在第一位的一定是道德问题。而且这里所提及的所有方面都是属于道德伦理范畴的,并不是谈如何获取知识或者智慧。在儒家思想体系中是没有关于客观世界的物理探究的论述,否则后世儒学就可能发展出物理、化学、地理等这些现代科学。

17、   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论语•先进》

18、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五年,有学者称之为镀金时代。上一轮狂飙突进的全球化、工业化、市场化和城市化发展让中国成功实现了“逆袭”,1979年到2010年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达到9%,总量增长了6倍,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19、心学中的格物致知,就是帮助众生觉悟的方法。所谓格物致知,就是达成人生的自觉,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都要去除外在的干扰,从而达到心灵的自由。

20、“格物”就是一个磨刀石样的东西,最初,我们带着心去石上把那些心、念、意、欲一类的东西磨掉,这是所谓“以我观物”的过程,但格物到了最后,却是要超脱出这个状态,达到“以物观物”,物如如显现。格物时有物,格了便无物。

21、   (明朝王阳明):端正事业物境,达致自心良知本体。“‘致知’云者,非若后儒所谓充扩其知识之谓也,致吾心之良知焉耳。”“物者,事也,凡意之所发必有其事,意所在之事谓之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正其不正者,去恶之谓也。归于正者,为善之谓也。夫是之谓格。”

22、在古代,意欲将高尚的德行弘扬于天下的人,则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意欲治理好自己国家的人,则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家庭;意欲调整好自己家庭的人,则先要修养好自身的品德;意欲修养好自身品德的人,则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意;意欲端正自己心意的人,则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23、《礼记》还有与“格物”相近的表达,例如:公曰:

24、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家族;家庭家族管理好了,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25、出自战国曾子《大学》: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

26、性本虚灵,动而为心。心本清净,染物而浊。浊则为意,意驱为念。而要点在于物能乱心。所以,不让心乱于物,也就是不生死于物关键是“机在目”。

27、“格物”是道德范畴,指人对物事的态度,意思为“按照一定的法则取舍物事”。《礼记》中的类似表达为“仁人不过(失)于物”,志士仁人不让自己丧失在物事之中。由此才能获得“静心”,才能思考问题,从而在知识智慧上有所得。

28、也就是说,通过格物而致明德。格物致知是一个方法。

29、在我们看来,“格物”是道德范畴,而不是“探究物理”的科学观察分析。在儒家的思想体系中,道德是第一重要的,它优先于知识和智慧。对此《礼记•大学》讲得十分明白:“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博大的学习首先在于“明明德”。

30、    “格物致知”是儒家的重要思想之宋代以来把它上升为人生价值的核心中的核心,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教育,许许多多的大中小学都以它作为校训。

31、人生的选择,可以向上,也可以向下。向上即是:心灵的净化,人格的完善,德行的提升,境界的升华;向下则是: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妄自菲薄、自暴自弃。

32、译义:意欲端正自己心意的人,则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意欲使自己意念真诚的人,则先要获取知识;获取知识的途径则在于探究事理。

33、圆融自在的生命,要脱离一切挂碍和枷锁,在世界的任何地方都能随遇而安、与世无争。如果减少外在物欲的牵绊,在面对一些挫折时,自然难以有一个平和心态。

34、使知道事物风格的能力,然后能使你知道人生百态。

35、闺蜜头像后半生的风水,从扔掉这三样开始两人一人一张|两人四人闺蜜头像

36、   其实,颜回的“好学”主要不是表现在他的读书学习上,而首先表现在他对待物事的态度上。这是儒家的传统价值观,只有明白这一点才能弄懂儒家思想。

37、国学网站:www.minglunshuyuan.cn

38、王阳明是明朝著名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传习录》是王阳明讲学答问和书信集,对于知行合格物致知论述的非常清楚。

39、简单地说,格物致知就是严格“物”的先后本末,直至“知”了隐藏其中的道理。格物致知就是“格物”从而“知道”。

40、“格物致知”出自于儒家的经典《大学》。大学被后世儒者认为是儒家的入门篇。但这个“入门”不是从初级到高级的过程,而是说《大学》是儒家学问的概括。而“格物致知”,就是儒家全部学问的基点。

41、“致知”的“致”本是“至”,“至”本义是来到、到达,《说文•夊部》“致,送诣也,从夊从至”,则“至”是自动的“来到、达到”,“致”是使动的“送到、使到达”。

42、呵呵,看竹子领悟生命,看似玩笑,但按照阴阳的思维,不断延伸,会发现世界变化的基础、规律应用的法则,这就是“易”的思维了!

43、因此,王阳明讲出的“知行合一”,由于不把“格物致知”作为方法,而作为事实上的本体了,那么,目之为异端也不为过。因为按照王阳明的逻辑,要明明德于天下,则先要悟道,然后推仁于世。可是如果是这样,那还格什么物啊,这岂不是一悟即了吗?根本不必有“格物致知”这种先后顺序了。所以王阳明实际是推翻了《大学》的逻辑,也就是说,他的意思虽然有一定道理,但是他释解经文是错误的。这实际也是他自相矛盾之处。后来讲学,经常遇到这个问题,比如说讲孝道,过去的儒士认为,要格孝道这法,然后明心,《论语》也说这是君子之本,就是说这里面有因有果,孝是因,明德是果。可是按王阳明的说法,只要“明心见性”,自然懂得孝道之法,为解释道理,他就说人性本善。这里面的逻辑就不清楚了,有一点硬撑的感觉。同时,也有人问他,如果是这样,那初学人怎么办呢?这时他又回到日常的具体修行上来了——所以最终他也不能离开日常的渐修,而这正是程朱释“格物致知”的要点。

44、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45、格物,即格除心物。致知,即致良知,即复天性,即明明德。其中,格物的“物”字为关窍所在。《阴符经》云: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目。——所以,格物的真正操作就在这句话里。

46、到了明儒王明阳那里,格物致知就不是一个方法了,他经过“格竹子”,认为格外物根本不对,所以直究心源,提出“知行合一”的著名论断。说,格物就是了达自心,性德本具。这是他的证悟。此说一出,立刻被主流儒士目为异端。

47、《尔雅•释诂》“格,至也”,《释言》“格,来也”,《礼记•月令》“则蝗虫为灾,暴风来格”郑玄注:“格,至也。”

48、要想知道“格物致知”的出发点,就得先了解《大学》的宗旨是什么。纵观《大学》,它是对儒家的概括,但是,这个概括也是某种角度的概括,《大学》强调的重点,是“仁”的推广,“大学”就是太学,太学就是“极致”之学的意思,极致什么呢,是“天道化度于天下”,这就是大学的极致。而推行天道(明明德于天下),关健要了解天道的体是明德,所以,讲格物致知,它的体是明德,这是《大学》一篇重点。

49、讨论:这是个很难的问题,试着讨论吧。“格物致知”语出《礼记•大学》:“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一般解释为“推究事物的原理、规律而获得知识”。

50、那么什么是格物致知呢?就是从用心去探寻万事万物中存在的本质规律,从中获取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或者方法。

51、在历史上有个很有名的故事,就是“阳明格竹”。王阳明(明代圣人,“两个半完人”之一)一心想读书做圣贤,年轻时候到处拜访名师,希望获得成圣贤的方法。后来,他从朱熹那里得知,要诚心诚意格物才行。于是,他对着自家的竹子静坐,夜以继日的盯着竹子看,想获得其中的道理。一开始,还有个好朋友陪他一起“格竹”。三天后,他的朋友坚持不下去了,就先撤了,留下王阳明一个人继续坚持。他格了七天七夜,最终精力衰竭,晕过去了,几天后才醒过来。可是,他还是没格到竹子中的道理。

5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53、(解 释):致知:获得知识;格物:推究事理。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54、儒家谈教育总是把道德放在第一位。孔子创办的学校有四科,依次顺序是“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所以,德行科的第一名颜回被后来抬得最高。

55、  谓研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知识。为中国古代认识论的重要命题之

56、看到这里,您会问:啥叫“格物致知”?断断续续给您念几段话吧!

57、可是,在汉代以前的所有其他文献中都没有“格物”和“致知”的语言表达,因为缺乏旁证,后世的学者对它的含义陷入了臆测中,莫衷一是。

58、    上面的分析指出,“格物”就是“根据法则取舍物事”,即“限止‘末’的而获取‘本’的物事”。在《礼记》的思想体系中,“格物”为立身之本,是那个时代核心价值观的“核心”:

发布于 2023-10-23
收藏
分享
海报
上一篇:班固爱国名言【精选84句】 下一篇:高中班级格言【精选15句】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