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曼罗兰是哪个国家的【精选40句】

罗曼罗兰是哪个国家的

1、张昊是湖南省长沙市人,一九二九年六月考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专修小提琴。一九三一年转修声乐和钢琴。一九三七年毕业前夕,在五月十四日写信给罗曼·罗兰,诉说自己的彷徨,“我学习小提琴和声乐,但不成功,现在改为主修钢琴,刚读完第一级,仍然不成功。导师阿基雅柯夫(Akiakov)是白俄人,曾师从格列恰尼诺夫(Gretchaninoff),说我弹得太慢太软。我担心自己年纪过大,可能不会成为钢琴好手(我今年二十八岁)。很多女同学每天学习六小时,比我弹得更好”,他请求指点,“我以钢琴为生明智吗?”(罗曼罗兰是哪个国家的)。

2、你敷衍着,笑着,假装聊得很投机。但是,你心里渴望他离去,渴望自己静下来,静下来啃啮那属于自己的寂寞。

3、《超乎混战之上》发表后引起了轩然大波。这篇文章宣称各民族、各国文化都有自己固有的优点,应当互相尊重。这就是说,德国民族、德国文化也有自己的优良传统,值得法国人尊敬和重视。单凭这一个观点,就足以令法国的民族沙文主义者以及受他们影响的公众暴跳如雷。《超乎混战之上》的发表震动了德、法的知识界,激怒了社会舆论,罗曼·罗兰顷刻间成为众矢之的,甚至被法国人骂成“卖国贼”。

4、于是,夜色密密地涂满了宇宙,在上下前后左右都是墨一般的幽暗里,你不知道自己是否仍在继续沉落,你所知道的只是那沉重的、无边的、墨染的、死一般的寂寞。

5、关于战争及政治结盟的问题,他说:“有两项义务值得重视,一个是国家的义务,一个是d的义务。苏维埃国家目前正努力与法兰西共和国建立联盟关系。既然是联盟,那么就应坦诚相见,每一方都应武装起来,并随时准备援助对方。否则,建立联盟又有何用呢?欧洲出现的法西斯主义改变了社会斗争的局面。法西斯主义就是对自由的毁灭,是对进步运动的毁灭。它迫使共产d人与西方‘自由’的帝国资产阶级结成短暂的联盟,以抗击法西斯主义,目前在西方尚存着某些自由以及采取行动的能力……但假如法西斯主义不当政的话,我们会让他们统统见鬼去!……”

6、未来似乎清晰可见,但他始终不曾忘记自己的艺术理想。罗兰给自己设计了一个计划:毕业后出来教7年书,为家庭尽责任,其间写出一直准备着的《宗教战争史》,然后从30岁开始,生命属于自己,他将创作人生中第一部小说。“如果我做到了,那么我活到35岁,可以死而瞑目了。”

7、有人猜测罗兰之所以将日记封存是顾忌与高尔基的友谊(见书的译者前记)。但这也不至于封上五十年,何况高尔基很快就去世了。值得注意的倒是高尔基去世后,罗兰写了一篇短文,从政治、社会、道义的角度给了他的老友以世界文学史无人能出其右的评价,简直不但是完人、伟人,而且是耶稣(附在书的译者前记中,此处不冉赘引)。今天读到这些文字,使我怀疑的不但是晚年罗兰知人论世的能力,而且是其价值判断和道义标准。

8、1915年,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授予罗曼·罗兰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法国的沙文主义者又群起攻之,甚至给瑞典政府施加压力。所以拖到1916年,瑞典方面才通知罗兰去年获得该奖。罗兰将奖金全数捐给了救济难民的多家组织。他还在瑞士的国际红十字会“战俘通讯处”,义务工作了9个月,登记信件、写信,“天天沉浸在悲痛与哀伤的海洋中”。

9、这是事出有因的。罗曼·罗兰是一位具有历史使命感的作家,特别留意保藏文献。他去世前已经开始亲手整理自己的日记,以及一些专题文档,去世后留下一个庞大的书籍、笔记、书信和各种印刷品的收藏。他的夫人玛丽·罗兰(MarieRolland,1895—1985)是斯大林时代的俄罗斯文学爱好者,母亲是法国人,因为写诗给大师而认识,而了解,最后在一九三四年结成夫妻。她是大师生前的秘书,死后的唯一继承人,按照大师的嘱咐,忠心耿耿保管全部档案。除了在一九五○年代把日记送给国家图书馆,书信全部留在身边,亲自整理,任何人查阅都要经她的同意。经过四十年从未间断的努力,整理出大约二十七种日记和书信集,以《罗曼·罗兰丛刊》(CahiersRomainRolland)为总名,由著名的出版社阿尔班·米歇尔(AlbinMichel)出版。

10、在当时的法国文坛,罗曼·罗兰和瓦莱里分别是两个不同阵营的大纛,前一派喜欢插手政治,干预世事,后一派恪守纯文学,通常互不往来。当梁宗岱出现在他面前时,毫不隐瞒自己属于瓦莱里一派,罗曼·罗兰一点也不反感,更没有拒之门外,反而在第一封回信中,便热情邀他把法译陶潜诗篇交给《欧洲》月刊发表。在最早两段日记中,连续两次私下赞扬他的法语水平,“我觉得他出色地精通法语”,“他写信给我,法文很好”,这当然不会单指信件的文字,梁宗岱两次信件都附寄了法语作品。第一次见面后,他在日记中又提到梁宗岱的法文,“他二十四五岁,法语说得很出色,甚至完全没有口音。和欧洲人相比,中国人学习欧洲语言多么容易,尽管他们对我们的一些字母完全陌生,例如r,但是梁宗岱做到像巴黎人那样以小舌发出颤音”。很明显,罗曼·罗兰是一位君子,爱才惜才,不受政治影响,热心鼓励年青人。(罗曼罗兰是哪个国家的)。

11、有些形象从灵魂的深处浮起,异乎寻常的清晰。无边无际的日子,在伟大而单调的摆动中轮回不已,永远没有分别,可是慢慢的显出一大串首尾相连的岁月,它们的面貌有些是笑盈盈的,有些是忧郁的。时光的连续常会中断,但种种的往事能超越年月而相接……

12、没有一声呼叫,没有一滴眼泪,没有一丝情感,没有一线希望,没有一点欲望,没有动,没有静,只有一种向下沉落的感觉,沉落……向着那无底的幽暗之中沉落。

13、该小说于1913年获法兰西学院文学奖金,由此罗曼·罗兰被认为是法国当代最重要的作家。他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两次大战时的高潮 罗曼·罗兰两次大战之间,罗曼·罗兰的创作又一次达到高潮,1919年发表了写于1913年的中篇小说《哥拉·布勒尼翁》,1920年发表了两部反战小说《格莱昂波》和《皮埃尔和吕丝》,1922至1933年又发表了另一部代表作《欣悦的灵魂》。

14、未来似乎清晰可见,但他始终不曾忘情艺术,在日记中写下:“不创作,毋宁死!”罗兰给自己设计了一个计划:毕业后出来教7年书,为家庭尽责任,但一天也不多教,期间写出一直准备着的《宗教战争史》。然后从30岁开始,生命属于自己,他将创作人生中第一部小说。“如果我做到了,那么我活到35岁,可以死而瞑目了。”

15、斯大林答复说,他对我引述他那有关尊重人的讲话感到高兴。他用嘲讽的口吻问我:“您喜欢那篇讲话稿?……可我们的很多同志却不喜欢它。三百年来,他们一直在遭受棒打,对此他们已经习以为常了。他们说:‘尊重人跟我们有什么关系?……这玩意可不适用于我们呀!’”

16、但罗兰丝毫不为所动,而是更加坚定地走出书斋,走向了社会。茨威格在罗兰的传记中写道:“罗曼·罗兰个人的存在随着1914年的来临而消失。现在,他的生活不属于他自己,而属于整个世界,他的生平成了一部现代史,同他的社会活动不可分割……他的每一篇文章、每一封书信都是一篇宣言,他的个人存在就是一出英雄剧。”

17、我不妨冒昧地说几句,苏联目前的策略则并不刻意将其采取行动的道理讲给外国朋友们。然而,那些合情合理、令人信服的道理并不是没有,但它似乎对此并不感兴趣。我个人认为,这是严重的失误,因为这可能会导致,而且确实导致了不切实际的解释,或故意歪曲真相的说法,将成千上万支持苏联的同情者置于混乱之中。最近,我亲眼目睹了许多正直的法国人都陷于这种混乱之中,正因为如此,我才向您指出来。

18、罗兰和高尔基的这种“痛苦”似乎让人同情。然而对比罗素、纪德、奥威尔和其他许多说了真话的人,这种痛苦却又让人感到几分茫然甚至不自在。如果说,罗兰的道德良知在知识界(尤其在中国知识界,提起“罗曼·罗兰”谁不肃然起敬!)有口皆碑的话,那么他的这种“知道,但是封存五十年再说”的态度和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实在不相和谐。当然,罗兰之所以“不说”绝非出于物质的功利的考虑,和高尔基的“不说”也有本质区别——后者已经上了斯大林的船,下不来了,如果他真的知道在他的仆役如云的宫殿一般的别墅外正在发生的悲剧的话,那么他应该清楚他本人就是悲剧的制造者之一:不说别的,光是他在大清洗的前夕不失时机地提出、后来被广为引用的口号:“敌人不投降,就叫他灭亡”(并非是在战场,而是在审判和批斗会上)就一劳水逸地把他和叶若夫、雅哥达、贝利亚之流捆在了一起。如果高尔基确实有“痛苦”,那只是说明他天良未泯而已,没有什么值得后人同情或者深思的。

19、人生就像一条抛物线,幸运的顶点,往往也是厄运的开端。

20、盛成留下的追述文字,像很多同类文字那样,往往真实与想象混杂,教人无从把捉。加上他的写作风格独特,一九二○年代法国一张报刊,形容他的政论文章为“诗意政论”(poétique)。现在读到的法国档案,无论书信或日记,只有真实,没有任何“诗意”,正好用来对照辨析,比较确切还原他们之间的交往过程。

21、克利斯朵夫原型来自贝多芬和罗兰自己。比起创作历史人物传记,文学创作让他的发挥更为得心应手。罗兰把克利斯朵夫比作堂·吉诃德,仿照“愁容骑士”的称呼,封克利斯朵夫为“壮容骑士”。这部长篇小说有如一部心灵的史诗,讲述有点丑陋、粗野、才华横溢的德国音乐家,如何不肯与世俗妥协,要尽力发挥自己的艺术天才。他屡屡碰壁而又不屈地与社会抗争,罗兰从其儿时写到垂垂老矣,亦从侧面反映了普法战争到一战前的40多年法国社会的全景。

22、下午四点,阿罗塞夫来接我和玛莎;工作人员引导我们三个人穿过长长的走廊,经过几间秘书们工作的办公室,最后来到斯大林的办公室。这间大办公室位于克里姆林宫一翼的顶层,窗子朝向内院,院子里摆着当年从拿破仑手中缴获的战利品(那是拿破仑从俄国撤退时被俄国人缴获的)。

23、 1898年---发表第一部由查理-贝居公开出版的作品《狼》。

24、罗兰的敏感天性中有压抑不住的对艺术的热爱。他受母亲的影响,痴迷音乐,同时如饥似渴地阅读。他十六七岁开始读《哈姆雷特》,“心里泛起强烈的共鸣与回响”,从此“我把最好时光给了莎士比亚,我把他整个儿吞下去了。或者,不如说我被他整个儿吞没了”。

25、然而,这种分歧和“隔阂”并没有随着历史的演进和真相的进一步暴露而合乎逻辑地扩大或者加深,像发生在许许多多理性健全的西方知识分子身上那样。值得注意的是,在对俄国革命的态度的演变上,罗兰、高尔基与多数知识分子相反:在革命后的最初年代里,他们或者是和革命格格不入或者有过深刻分歧;然而在1930年代斯大林体制确立以后,他们却又或者是成为这个体制的吹鼓手或者完全放弃了公开的批评。罗兰和高尔基的这种一致性,或许能够为读者猜测罗兰为什么要将他的日记封存五十年提供一点线索。有趣的是,罗兰本能地觉得高尔基完全清楚在苏联究竟发生了一些什么,但却不能说,他甚至都能察觉出高尔基的痛苦。当读到这些篇什的时候,我觉得罗兰实际上在说他自己:他也察觉出了很多东西,他也不能说,因此他也十分痛苦。

26、罗曼·罗兰反法西斯的斗争没有止步。1933年,他被提名为国际反法西斯委员会名誉主席,又参加揭露“国会纵火案”、营救被陷害的季米特洛夫等人的活动。纳粹则报复性地将他在德国出版的书全部销毁。1940年6月德军占领巴黎,很快直抵他的故乡克拉姆西。年迈的罗兰不愿离开家乡,处于敌人的严密监控之下。而他手中的笔从未停歇,在1943年还完成了最后的手稿《贝济》,怀念这位1914年在抵抗德军的战场上献出了生命的朋友。

27、罗兰的英雄主义集大成之作,是他的代表作《约翰·克利斯朵夫》,“献给各国受苦、奋斗、而必战胜的自由灵魂”。这本书从1890年开始构思,1912年写完,前后经历二十余年。

28、这一时期还发表了音乐理论和音乐史的重要著作七卷本《贝多芬的伟大创作时期》(1928-1943),此外还发表过诗歌、文学评论、日记、回忆录等各种体裁的作品。

29、1880年,家里为了他的学业发展,举家搬至巴黎,父亲甚至为此放弃了世袭的公证人职业,当了一名银行小职员。罗兰报考了巴黎高师,这所学校在法国文化思想界地位崇高,毕业出来就可以谋求一份稳定的教师职业。

30、有了光明与黑暗的均衡的节奏,有了儿童的生命的节奏,才显出无穷无极,莫测高深的岁月。——在摇篮中作梦的浑噩的生物,自有他迫切的需要,其中有痛苦的,也有欢乐的;虽然这些需要随着昼夜而破灭,但它们整齐的规律,反象是昼夜随着它们而往复。

31、在提到艺术风格时,罗曼·罗兰表示,除了“诚恳”二字,他不希望别人承认他有什么别的优点。

32、这时,老约翰·米希尔冒着雨站在屋子前面,胡子上沾着水雾。他等荒唐的儿子回来;胡思乱想的头脑老想着许多酗酒的惨剧,虽然他并不相信,但今晚要没有看到儿子回来,便是回去也是一分钟都睡不着的。钟声使他非常悲伤,因为他回想起幻灭的希望。他又想到此刻冒雨街头是为的什么,不禁羞愧交迸的哭了。

33、傅雷发愿要将《贝多芬传》一书译出,将自己所受的恩泽馈赠给年轻一代,这是他对贝多芬与罗曼·罗兰所负的债务。1931年他开始“还债”,翻译完《贝多芬传》,又一口气译出三大“名人传”的另两部《米开朗基罗传》和《托尔斯泰传》。抗战时期,傅雷又将罗兰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约翰·克利斯朵夫》译成中文,在中国影响很大。近百万字的长篇小说,他前后共完整译过两次,投入大量心血力争完美。

34、这时期他写了7个剧本,以历史上的英雄事件为题材,试图以“革命戏剧”对抗陈腐的戏剧艺术。

35、经过一番致意之后(我真的感到特别高兴),斯大林要我先讲。于是,我便说起来,我讲了二十分钟,他没有打断我的话。

36、1940年德军占领巴黎,罗曼·罗兰本人被法西斯严密监视起来,1944年8月巴黎解放。他才又见到了光明。1944年12月30日,罗曼·罗兰去世。享年78岁。

37、谈及苏联整体政策时,斯大林否认苏联在给其他国家下达指令。他说:“我们清楚地意识到每个国家的国情与局势各不相同。我们没有能力来领导他们。要是领导他们,那将会犯下一系列致命的错误。我们这些俄罗斯布尔什维克人,过去曾是德国社会主义者的学生。假如在战争中及战后,我们盲目地跟着老师走,那将会出现什么局面呢?在每一个国家,该走什么样的路,应该由d自己来决定。”

38、“希望别人来分担我的心事是多么愚蠢,别人不一定会了解我,大多数人都更关心自己。”

39、“我想他在戏院里罢,"鲁意莎怯生生的回答。"他要参加预奏会。”

发布于 2023-09-20
收藏
分享
海报
上一篇:用心读书的名言警句有哪些【精选81句】 下一篇:写出两句歌颂母亲的名言【精选73句】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