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解析【精选73句】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解析

1、李安阐述的是一个关于全人类精神相关的问题,于是相应采用多人种共同演绎方式,如此一来也从某种意义上扩大了叙事视角。(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解析)。

2、《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由李安执导,苏拉·沙玛、拉菲·斯波、伊尔凡·可汗等主演的冒险、剧情、奇幻类型的电影,于2012年11月22日在中国上映。

3、   派在记者的采访下口述了另一个版本的故事,在这次沉船事故中真正活下来的是四个人,厨师、水手、母亲还有自己。对照第一个层面的故事来看,鬣狗是厨师的化身,斑马是水手的化身。母亲是猩猩,派是老虎。鬣狗一上船就杀死了斑马和猩猩,表明厨师一上船便杀死了水手和派的母亲。然后孟加拉虎杀死了鬣狗,表明派杀死了厨师。孟加拉虎象征的是派作为一个人类生物为了生存,抛开一切道德观念只有活着的本能。在派口述第二版故事的时候,暴露出的两个破绽提醒着观众这也并非是故事的全貌,这是加以粉饰的故事,被掩埋的真相一定更加残酷。

4、如果这部《少年和老虎海上历险记》情节发展到此为止,确实是乏善可陈了。但是直到少年派讲出最后那个所谓杜撰出来的第二个故事:救生艇上并没有动物,只有一个厨子、一个断了腿的水手、派和他的母亲。厨子杀害并吃掉了水手,然后又杀死了母亲,派忍无可忍同样地杀害并吃掉了厨子,最终活了下来。往复的镜头一幕一幕在脑海中闪现,之前好像并无深意的打趣细节都成为了伏笔,整个故事串联起来,打破了原本和谐并且奇幻的冒险故事,一个有些残酷无情的血淋淋的故事展现在眼前。

5、  电影一开始,同时信仰了印度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Pi和他的父亲母亲在晚餐时进行了一次谈话。这次谈话非常重要,它是整个电影主题的第一次预演。

6、而片中更多的宗教设置,都可以看成这条线索的提示。对宗教的盲目和虔诚,还有海上的质疑,都是人类内心在极端环境下不可揣测的一面,此时,甚至宗教都是虚妄的。

7、从影片中我们也看到了观死亡无常的好处和作用。老虎的存在就是一种活生生的死无常,派随时都会有死的危险。这使他不能有片刻的麻痹疏忽,每一天都如履薄冰,保持警醒,又充满斗志。因为老虎是游泳健将,派的木筏根本不能阻挡它,派必须运用智慧,跟老虎斗智斗勇。最后,派成功地遏制了老虎的野性,把它驯服。这个过程使派的智慧能力迅速增上,这不是平凡的生活中所能达到的。

8、  吃了,自己心理绝对无法接受;不吃,一定会饿死。

9、《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改编自扬·马特尔的同名小说,这部小说不仅获得过曼布克奖,还在《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排行榜上停留长达1年多的时间。小说的故事吸引了该片制片人吉尔·内特的注意。内特与福斯制作部总监伊莉萨白·盖布勒花了几年的时间来发展这个计划。

10、与虎同行,得以幸存。本以为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奇幻的并且充满少年气的冒险故事,可看完之后我却陷入了良久的沉默。我可以毫不犹豫地用宏大深邃来形容它的故事和整个框架,并且在这部影片背后,以及结局的留白能感受到,它的目的不在于向观众呈现一个普通的故事然后讲述一个怎样的道理,正如影片中派对作家说“故事发生就发生了,为何要有意义?”一样,而是借用这故事来引导观众们对影片中没有直白表达的事物有所思索与感悟。以下我从三个角度来浅谈我的观影感受。

11、他妈妈被他爸爸杀死后并没有遭到食尸,而是尸体被抛入海中。这一点从少年派总能从深海中看到他妈妈的映像得到暗示。

12、影片根据作家杨‧马泰尔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讲述17岁的印度少年派与一只孟加拉虎在海上漂流227天,战胜绝境获得重生的故事。

13、船上没有动物,取而代之的是四个人,厨师、船长、妇人和孤儿,经历了多天的求救无果,凶残的厨师准备将孤儿杀害,妇人拼命阻止,但最后孤儿还是死于厨师的刀下,成为他们向海中获取食物的诱饵。

14、第二故事的四个人物存在,厨师对应鬣狗,相继杀了斑马对应的水手,和猩猩对应的母亲,然后派对应的老虎,最后杀死了鬣狗。异样趣味在于,派杀了厨师,但他后来是怎么活下来的,却跟船上的尸体有关。

15、Pi在夜晚的林中摘下一朵莲花,打开以后,里面是一颗人牙。于是“林中莲花”这个比喻和指向,在这里得以完成。

16、影片用日本保险公司的人不相信这个故事,用无人岛不存在的客观事实来逼供出“真实”的下一个故事,即讲述人又用语言讲述了一遍母亲、厨师、水手和“我”的故事。

17、《鲁滨逊漂流记》早就讲述了一个海上航行者遭遇海难流落荒岛成功生存的经典故事,这个故事中的荒岛生活,基调是乐观的、是充满创造力的。《鲁滨逊漂流记》中的鲁滨逊从小生长在中产阶级家庭,可以过上安稳富足的生活。可他不满足现状,有着一颗不安分的心,向往一种新的生活。于是选择离家随船航行。在海上多次遇险,多次幸免于难,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鲁滨逊都没有退缩放弃自己的想法。海难之后被迫在荒岛上生活了28年,此时的他不是被动地生存,而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作为人的主观能动性,把一个荒岛建成了有人居住的家园,称其为“我的小王国”。28年的荒岛生活没有毁灭他,却促使其成就了自己的事业,成为一个英雄。最初的鲁滨逊也是没有人类同伴,仅找到一条狗、两只猫为伴,孤寂地在荒岛上生活,十几年后才遇到了星期有了人类的同伴。十几年的时间没有让鲁滨逊变成野人,反而个人的事业得到大发展,获得了巨大成功,成为一个创业神话。《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同样有遭遇海难的派漂流到荒岛的情节,这一点无疑与《鲁滨逊漂流记》有着互文性。可是这里的互文与前面的互文又有所不同,这里在互文的同时,又有一定程度的解构。当然这里也有个细节,就是所有流落荒岛的人都想回到人类社会的,只是有的人没有机会和没有办法回来。这一部分内容大家都是共识,但是对于事件之后的发展以及最后结局的描绘则是大相径庭的。笛福笔下的鲁滨逊在荒岛上开拓建设自己的王国,派则选择立即回归人类社会。派的不同于鲁滨逊的选择,即是一种对鲁滨逊选择的解构。

18、李安对整部影片的节奏把控悠然自如,不急躁亦不拖沓,不喧杂也不沉闷。影片在商业片与文艺片之间找到了最佳突破点。电影以明艳温和的色调、柔美神秘的音乐、简单明晰的故事、时隐时现的哲思指引观众挖掘故事背后的奥义。

19、《FirstNight,FirstDay》是表现派在经历海难之后,独自一人在救生艇上度过的第一个夜晚和第一个白天。乐曲由大提琴的演奏引入,给人一种深邃压抑的氛围,变化音的出现表现了派的无助;而后出现的女高音吟唱空灵缥缈,轻轻柔柔的诉说着对于逝去亲人的思念。而旋律背后持续的弦乐铺垫,预示着未来的未知与不安,表现出派的痛苦与忧愁。

20、莲花与母亲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有两次非常显著暗示,一次是母亲在地板上用粉笔画莲花给pi看,一次是在电影中间环节,pi俯瞰海底,先是鱼形成莲花,然后又变成母亲的容貌。

21、全景+俯拍:在派经历暴风雨后,大全景的拍摄了海上风平浪静,老虎和派的位置呈对角,用一个绳展现了对理性和文明的眷顾,整个画面充斥着美学色彩的碰撞。

22、那些小数点背后永无尽头又毫无规律的数字,像极了我们琐碎无常又时常感到枯燥的生活。

23、而李安的聪明之处正是,他只提供一个平台,让每一个观者都可以成为主角站在这个平台上作出自己的解读,而作为导演他所有的工作都在剪辑完成的那一刻宣告结束,不再参与这个故事的阐释和寓意的破解,或者揭露谜底之类的事。

24、而随着电影高潮的到来,派获救后日本保险员的出现,我们又看到了电影中的另一个故事,即:派、佛教徒、厨子和妈妈先后逃上了救生艇,在逃难的路途中,厨子首先吃掉了佛教徒,而后在和妈妈争执中,将妈妈杀死,最后派在愤怒之下杀掉厨子,并在饥肠辘辘的情况下吃掉了他。

25、《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故事开始于蒙特娄,也结束于蒙特娄。一名在找寻灵感的作家,无意间得知了皮辛墨利多·帕帖尔的不可思议的故事。

26、派爬上救生艇的桅杆,在狂⻛骤雨里俯瞰沉船的场景里,使用了镜头的反打与缩放,顺着主人公的视线,不断缩小的场景,同样,连续此镜头之后的暴⻛雨之后,船在骇浪里沉浮的场景,是超广⻆的镜头,使用了数字的扩容,让场面显得更加宏大,而主人公的占比小,显得人物的渺小与无力。在后来鲸鱼出现的场景里,逐渐扩大的鲸鱼的身躯与人物形成强烈的反差,使得画面冲突感强烈,在平静里产生强大震慑。

27、所以主人翁的名字叫派,也就象征着我们每一位同时拥有着理智与情感的普通人。

28、由于李安喜欢拍情感强烈的电影,而且他的作品多变,于是投资方决定由李安来拍摄这部电影;而改编原著的任务则指派给了凭借《寻找梦幻岛》入围第77届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的大卫·马戈来操刀。马戈坦接下这份工作之后,就开始思考怎样才能把原著转换成剧本。

29、李安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选择了120帧。他怕自己看不到电影的未来,所以抓紧时间做尝试。虽然《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不曾像《阿凡达》那样引起轰动,但李安成为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30、但是影片并没有直白地阐述这件事,而是选择将瑰丽奇幻的谎言当做主要情节展示出来,不但没有掩盖事情本来的面貌,反而在各种象征手法上为真相埋藏线索和细节,部分的留白和几处的删减更是让观众在得知真相后陷入毛骨悚然的恐惧当中。将一个残酷的故事点染上梦幻华美的色彩,无疑是给理想主义者的精神盛宴。同时,导演李安在影片中采用了二元叙事结构,将两个本应该无关的故事通过蒙太奇的表现方式和叙事风格完美地衔接到一起,构建了宏大而又多层次的叙事视角。

31、  可是,不要忘了,我们否定第一个故事真实性,理由是它存在着不合理,而且李安保留了“不合理”的标签,以此提醒观众故事的虚幻。

32、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导演更多地把功夫花在了对画面的精雕细琢上。由于本片的主人公只有派一个人,在漫长的漂流中除了自我独白没有其他对话的内容,观众只能根据镜头 的转换和音乐的预示来猜测即将发生的故事。因此这里的配乐无论是对情节的推动还是画面的渲染作用都显得尤为重要。该片采取的是点描型结构,虽代表某个意象的主题穿插(如派的主导动机),但总体来说这部电影的配乐还是为渲染画面场景服务的。

33、在这个故事里,各种元素和第一个故事完美对应,母亲=猩猩,厨师=鬣狗,水手=斑马,老虎=派(兽性的一面),看似完美无缺,合乎情理,连最理性的保险公司都快要认同,但其中却存在着两个破绽。第一个破绽,是香蕉。当派讲述第一个故事的时候,说猩猩坐着漂浮的香蕉而来。保险调查员立刻指出,香蕉不会漂浮。当派讲述第二个故事时,对这个细节居然没有修改,仍旧坚持说妈妈坐着漂浮的香蕉前来。香蕉在现实里能否漂浮,并不重要。在电影的世界里,保险调查员指出香蕉不能漂浮,这代表了一种常识,它的功能是用来牵出派讲的故事里反常识的地方,内在逻辑是自洽的。第二个破绽,是妈妈的死。厨师是一个对食物很执著的人,他会吃老鼠,会把水手杀掉用肉做鱼饵。对他来说,每一块肉都是极其宝贵的。可是妈妈死后,厨子没吃掉她,扔到了海里喂了鲨鱼这是一种浪费,尤其是厨师已经吃过了水手,对他来说,最大的心理障碍已经消除,没理由会做这种浪费行为。

34、在影片末端,正值壮年的派缓缓道来海难的另一个版本,陪他飘扬渡海的动物们也许是派无法正视人性的阴暗面而虚拟出的童话,海上奇幻之旅轻得像一个不可触碰的梦境。

35、一起缔造夏日电影语言|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好莱坞全流程影视制作体验夏令营招募中

36、上映日期:2012-11-22(中国大陆)

37、显而易见,李安对此进行了周密的布控——他通过描述儿童时期的派与印度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渊源的情节,进而将电影想表述的信仰问题放大到全人类面前。

38、  往后看,母亲就是鱼。鱼是毗湿奴所化,那么母亲也一定是毗湿奴Pi来的。Pi吃鱼是因为这是毗湿奴的化身,Pi吃母亲也是因为她是毗湿奴的化身。一个化成鱼,一个化成了海盗。食鱼事件就是食母事件的预演。

39、船上没有动物,取而代之的是四个人,厨师、船长、妇人和孤儿,经历了多天的求救无果,凶残的厨师准备将孤儿杀害,妇人拼命阻止,但最后孤儿还是死于厨师的刀下,成为他们向海中获取食物的诱饵。

40、 《浮士德》中,浮士德在靡菲斯特的带领下展开了探索,寻找生命的意义。而派也是在与老虎的相处中,对于上帝、对于人生有了新的感悟。

41、正如《哈姆雷特》、《红楼梦》这样的样本存在,在他们之后产生的解读和分析早已超过样本本身,对《少年派》的解读也已经超过了原著本身,而对于经典的解读正是历代人类孜孜以求的乐趣之一。

42、当天深夜在茫茫大海中,原本令派感到刺激无比的暴⻛雨,在一瞬间就成了吞噬货船的大灾难。船沉了,但是派却奇迹似的活了下来。

43、通过无人悬浮岛的母亲身体外形等解读,观众可以做出以下的合理猜测——派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老虎兽性上身,爆发了人性中最黑暗残忍的一幕,他吃了母亲的尸体。派最终得救,老虎头也不回地走进森林,意味着兽性从派的身体中消失,人性中的善恶美丑重新归位。内心有猛虎,李安也想告诉观众,每个人内心都有一只老虎,而我们不愿正视或看不到他人的内心,通常都有一个令人战栗的疯狂和野蛮滞留其中。

44、"Yeah,hegothisnamethroughaclericalerror.Ahuntercaughthimdrinkingform astreamwhenhewasacab,andnamedhimThirsty.WhenThirstygottoobig,thehuntersoldhimtoourzoo,butthenamesgotseitchedonthepaperwork,ThehunterwaslistedasThirsty,andthe tigerwascalledRichardParker."

45、没错,Pi的第一个版本的故事是Pi自己虚构出来的,而第二个版本才是真实发生的一切,而正是这两个版本的冲突与一致,使得《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充满了复杂深刻的哲学解读。这里面出现的哲学元素有:理性,欲望,宗教,克尔凯郭尔宗教的人,弗洛伊德的自我本我,科学,人的本质。

46、成年pi的演员伊尔凡可汗在接受采访时说过:“这部电影表面上看是一个少年的冒险故事,实际上隐藏着很多隐喻,它有许多平行空间,很多层次。”做一个活着的好人,心中住着一只野兽。

47、第一个故事是善良的编造,第二个故事才是真实的。厨子是鬣狗,斑马是佛教徒,猩猩是母亲,老虎是派的黑暗欲望部分,而少年派是派的善良光明部分。

48、“对于我来说,本片是我了解世界和自己,了解我和人的关系,了解我和艺术的关系的途径。”                                 ——李安

49、人大概都存在双面性,简单说就是善与恶、美与丑共存的,甚至在面对同一事物是也是存在对立视角下的不同结果。

50、第一个版本让人觉得励志和温暖,因为故事的主体是人与动物,杀戮、被杀是出于生存的本性。而第二个版本将动物换成人以后,就让故事立刻变得血淋淋。

51、影片讲述的是少年派遇到一次海难,家人全部丧生,他与一只孟加拉虎在救生小船上漂流了227天,人与虎建立起一种奇特的关系,并最终共同战胜困境获得重生。2013年,该片在第85届奥斯卡奖颁奖礼上获得了包括最佳导演、最佳视觉效果在内的四项奖项。

52、《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故事开始于蒙特娄,也结束于蒙特娄。一名在找寻灵感的作家,无意间得知了皮辛墨利多·帕帖尔的不可思议的故事。被大家称为派的男孩,成长于1970年代的印度朋迪榭里。

53、在《少年派》中,李安不单单站在东西方立场,而是从宇宙苍穹之上,一个宏观广阔的视角去讲述一个关于全人类的信仰和人之本性的故事。从《少年派》的叙事构成要素中,即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便可发现一二。

54、  然后,在幻想层面,人与虎同时登岛,Pi吃了植物根茎,老虎吃了狐獴。不知大家还记得不记得,当Pi告别阿南蒂的时候,阿南蒂给他手腕系了绳子,代表了与最爱之人的告别。再回想起Pi一登岛便在岛上系了一段绳子,便会豁然开朗。Pi是在告别,与母亲告别,因为他即将要吃掉她。

55、岛屿和莲花?莲花和母亲?母亲和信仰?信仰和女友?

56、  在登岛之前,故事一里有一场惊天动力的大风暴,老虎在瑟瑟发抖,Pi在呼天抢地。开始时Pi还呼叫着神明,但很快就放弃了。这说明他的人性和兽性同时遭遇大了现实中的大挫折,这挫折可能是真正的风暴,也可能是其他灾难,总之造成的结果是食物匮乏至极,陷入极度的饥饿。唯一的食物,只有母亲。

57、《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根据扬·马特尔于2001年发表的同名小说而改编的一部3D电影,由李安执导,苏拉·沙玛、拉菲·斯波、伊尔凡·可汗、阿迪尔等主演。该片于2012年11月22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58、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出现之前,3D作品中能举出例子的也就是卡梅隆导演的《阿凡达》,这部影片的横空出世引爆了人们对3D电影的好奇与追捧,从而不少导演打着这个噱头推出了一些伪3D的粗制滥造品,使这一技术落回了不温不火的状态。李安却是迎难而上,他的选择更是令人震惊,《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包含的三大要素——小孩、动物、水都是好莱坞中公认最难拍摄的元素,而在这部影片中竟都占到百分之七十的比重。

59、同样采用谎言阐述故事的还有电影《大鱼》,与本部影片同样,《大鱼》通过展现父亲口中讲出的光怪陆离的故事来开启影片的奇幻情节,而正是这些真假难辨的故事导致儿子十分厌恶父亲,认为他所言都是谎言。直到父亲去世后儿子才知道父亲的良苦用心,原来父亲只是希望儿子不要在现实世界迷失方向、畏首畏尾,即使长大成人步入社会之后也要心怀梦想和美的期盼。

60、李安导演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讲述了少年派和一只名叫理查德·帕克的孟加拉虎在海漂泊227天的故事。在漂流的过程中,少年派探寻信仰,通过对信仰的寻找,本能与理性的对垒,人性与兽性的博弈,挖掘着人性中理性与兽性,在人性不断与兽性抗争中,折服于内心深处的信仰也在不断被质问。

61、故事开始于蒙特娄,也结束于蒙特娄。一名在找寻灵感的作家(拉菲·斯波RafeSpall饰)无意间得知派·帕帖尔(伊尔凡·可汗IrrfanKhan饰)的传奇故事。派的父亲(阿迪勒·侯赛因AdilHussain饰)开了一家动物园。因这样特殊的生活环境,少年派(苏拉·沙玛SurajSharma饰)对信仰与人的本性自有一套看法。在派17岁那一年,他的父母决定举家移民加拿大以追求更好的生活,而他也必须离开他的初恋情人。在前往加拿大的船上,他们遇见一位残忍成性的法国厨师(杰拉尔·德帕迪约GérardDepardieu饰)。当天深夜在茫茫大海中,原本令派感到刺激无比的暴风雨一瞬间就成了吞噬货船的大灾难。派却奇迹般地活了下来,搭着救生船在太平洋上漂流,而且有一名最令人意想不到的同伴——理查德·帕克,一只孟加拉老虎。神奇的冒险旅程就这样意...

62、他的父亲开了一家动物园,派整天与老虎、斑马、河马和其他异国动物为伍,对信仰、人和动物的本性自有一套看法。然而他试图与孟加拉国虎理查德·帕克交好的举动,却引来父亲勃然大怒。

63、印度新奇的怪禽异兽、飘荡挣扎的海洋旅程、充满张力的情绪起伏……派的种种经历,都在镜头切换中呈现,在光影斑斓中回溯。

64、(10)王一川:《语言乌托邦》,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50页。

65、突破自我——这正是李安制作电影时的成长标杆,他在技术上和表达上从未停止过摸索与创新,将每一部电影都当做一件宝贵的艺术品精心雕琢,使得作为观众的我们在悄然之中成为电影跨时代变迁的见证者,享受着这么一位永远前进的探索式艺术家带来的视觉精神盛宴。

66、影片中最大的悬疑,就是沉船的真正原因,据派回忆,先是听见一声爆炸,然后船就迅速沉没,而且那种程度的暴风雨根本不足以让轮船失控坠海,派望向海底时,轮船残骸的底端明显有被炸毁的痕迹。被两位日本人询问时,派连自己杀人吃人的恐怖事实都敢和盘托出,却对轮船失事原因避而不谈,背后的真相令人怀疑。

67、善良占据上风后,就是胜利吗?人性如果这么肤浅就好了。他们进入了那个食人岛,白天的美丽和安宁,使得善良派有了定居于此的打算。但代表黑暗的老虎却一到晚上就回到船上。白天安宁,晚上变质的小岛,其实就是人心的宁静和归宿,这种想法带给人停留的预约,却真的如食人岛一样,晚上会吃掉人。

68、关于派与老虎之间的“漂流奇事”,在影片中也是花费了大量手笔进行描写的。派是一个生于印度并且同时信仰基督教、伊斯兰教和印度教的少年,他的父亲经营着一个动物园。在派举家迁往加拿大的途中,他们所乘坐的轮船遭遇了暴风雨并且在海上沉没了。在这场灾难中,派的家人全部遇难,而派侥幸落在救生艇的舱盖布上得以生存,与他同处一艇的还有一条鬣狗、一只断了一条腿的斑马、一只母猩猩,以及一只成年孟加拉虎“理查德帕克”。

69、  第一。少年Pi的小说属于扬马特尔,少年Pi的电影属于李安。李安的电影基于原著,但又不尽相同。他保留了故事框架,进行了改动增删,使之混杂入了李氏基因,从而变成另外一样东西。因此,我在接下来的分析中,将会彻底抛开原著的干扰——不涉及原著情节,不涉及原作者用意,不比较两版之间的差异,总之就当是我们从来不知道这部电影还有原著——只专注于导演在银幕上给我们摆出来的东西。

70、当派在海上再次遇见暴风雨,激情、昂扬的交响乐外化着人物内心,风暴雷电的场景配合着昂扬的音乐显得凄惨又悲凉,派认识到人类面对灾害的渺小以及无助。

71、  回想一下第二个故事的过程:Pi、母亲、水手和厨师登上救生艇。水手受伤,很快死去。厨师将其吃掉。然后Pi不小心放跑了一只海龟,被厨师殴打。母亲与厨师争执,被厨师所杀。厨师把母亲的尸体扔进大海喂鲨鱼。Pi出于愤怒杀了厨师,并吃掉了他。

72、老虎本应该叫做Thirsty,在影片进行到16分钟左右的时候,pi去教堂喝圣水时“YoumustbeThirsty“已经进行了暗示。所以其实pi就是tiger。

发布于 2023-08-30
收藏
分享
海报
上一篇:楚辞名句赏析【精选74句】 下一篇:没有了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