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谚及包含的物候知识【精选65句】

农谚及包含的物候知识

1、④在春天,早春也跟晚春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2、大自然常常用不同的语言和我们说话:白天的晴空里,天空的艳阳高照,告知了天气的语言。银色的大地,凋零的枯树,告知了季节的语言。蝴蝶的展翅飞舞,黃莺的出谷清唱,告知了生命的语言,大自然的语言,真是奇妙! 

3、明确:不能删掉。“约”表估计,因为不能确定,只能用表估计的语言。如果去掉,与实际情况不符。“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④“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根据物候现象“雨中蝉叫”预测天气情况。

5、明确:不能。因为四个因素的影响程度大小不等。由大到小,由主到次,依次排列,有条有理。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都是空间因素,古今的差异则是时间因素,从空间到时间又是一种条理。对四个因素的解说由一个设问句引出,接下来用“首先”“第二”“第三”“此外”等连接词,使这一部分层次清楚。

6、①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大地”人格化,显得亲切动人,为下文的描写定了基调。)

7、传语 暗示  唱歌  草木荣枯   候鸟去来

8、                                          白居易

9、是指物候观测的手段和物候观测的数据对农事活动的重要意义。(2分)

10、举例子,通过举什么例子,具体有利的说明什么。

11、事理说明文与事物说明文的区别: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通过对具体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质、特点、用途、方位、类别、功能等作客观而准确的说明,使读者了解、认识这个或这类事物。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某个抽象事理——将抽象事理的概念、成因、关系、原理等说清楚,使读者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明白这个事理“为什么是这样”是其主要目的。

12、师:非常正确,大自然的语言实际上指的是物候现象。

13、  ⑤早期恐龙在那时已经开始出现,并且有机会分散到泛大陆的各个地方。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

14、①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  拟人 )

15、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人,20世纪卓有成就的科学家、教育家,气象学家,地理学家,被誉为“品格和学问的伟人”。著有《二十八宿起源之时代与地点》、《我国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物候学》等。

16、年年如是:每一年都像这样。是,此,这。                 

17、草木荣枯:草木盛衰。荣,草木茂盛。                    

18、然后问我们这些词有什么作用,或者问能不能删除。

19、第二部分(第4—5自然段):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20、师:说得对,老师找了点资料,我们来看一下这方面的介绍。

21、2.用你们的慧眼、心灵去发现、倾听大自然,抛开年、月、日的因素,利用身边的自然现象来判断一下,现在是什么时候?

22、竺可桢(17—197),中国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当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他从1936年1月1日至逝世,对每天的天气与物候均有记载,共300余万字。一生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物候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的造诣很深,是中国物候学的创始人。

23、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

24、一般情况   越往高处        越低        植物抽青开花越迟     

25、本文1—3段是怎样将“物候”这一科学概念一步步引出来的?

26、了解一些物候知识,理清影响物候来临的几个因素的顺序,体味本文生动形象的说明语言。

27、生1:课文开头一句“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采用拟人的修辞格写春天到了,很形象,为下文的描写定了基调。不过我觉得有一点突兀,来得太匆促。

28、生: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29、大自然的语言存在世界万物之间,就在我们身边,离我们并不遥远。这告诉我们要多观察,多留心。生活身边处处是科学。希望你多留心身边的一些人和事,做一位生活的有心人。

30、九尽杨花开,农活一齐来。杨叶拍巴掌,老头压瓜秧。杨树叶拍巴掌,遍地种高粱。杨叶钱大,快种甜瓜。杨叶哗啦。快种西瓜。杨叶如钱大,遍地种棉花。杨叶钱大,要种黄瓜。飞杨花,种棉花。柳絮扬,种高粱。柳毛开花,种豆点瓜。柳絮乱攘攘,家家下稻秧。柳芽拧嘴儿,山药入土儿。

31、明确: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画图表、作引用……

32、④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下面是一个例子。

33、师:好,走入我们今天的语文学习天地。首先,进行说话练习活动,轮到哪一位同学了?

34、   第二部分(4~5段)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35、师:作者为什么不直接用“物候现象”做题目呢?这样的话,说明内容不是更清楚,更明白了吗?

36、第三是“测天占候”。古人在节气物候的实践中发现,物候异常可以用于预报某种灾害。例如:“水淋春牛头,农夫百日愁”,这是指立春举行“打春牛”民俗仪式时下雨,则这年会发生春旱。

37、3.让学生回答,教师点拨引导,并再举例子。

38、下列关于“板块构造”理论说法不当的一项是()

39、不能去掉。“左右”表示约数。比“十天”稍多或稍少,如果去掉了它,就成了刚好“十天”,这样反而与实际情况不相吻合。

40、师:很多同学举手表示完成了。那我们来谈一谈。好,你们组先说一说。

41、广义的农业生产包括农、林、牧、副、渔五业,农之中还包括农作物、果蔬、蚕桑等,这些内容在农谚中都有。

42、九月间双季晚稻进入生长旺盛季节,需要水份较多,但这时我们东南沿海地区处在副热带高压的影响下,蒸发旺盛,天气晴朗,若这时天气湿热,雷雨阵阵,即所谓的“雷震秋”则可缓解旱象。这段时间是台风活动季节,因此“雷震秋”也是可能发生的,但如果这时候出现的是八月旱,则晚稻结穗直接受到影响。

43、理解影响物候来临的几个因素,体味本文生动形象的说明语言。 

44、作者从“首先”“此外”“还可以”“也可以”几个方面用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说明了物候学的研究对于农业以及山区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45、听读第一节,你听到了大自然的哪些声音,你读懂了什么?用“我听到了            ,读懂了          ”说一句话。 

46、(2)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

47、由影响程度的大到小:纬度、经度、高下 古今    

48、阅读《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节选,完成1—5题。

49、②“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准确地说明了存在四季分明的地方。

50、“馒头云,天气晴”根据云彩的形状预测天气状况。

51、作比较,用什么和什么做比较,突出强调说明什么。

52、物候学是关系到农业丰产的科学,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懂得大自然的语言,争取农业更大的丰收。(总结全文,点题并照应开头,进一步说明物候学研究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53、②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萌”字准确地反映了草木开始生长的状况;如“繁花次第开放”,“次第”贴切地表现了花开的次序,渲染了春天的气息。融化萌发次第 用词典雅,富有形象性。)

54、②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   (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55、生: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

56、师:对于文章,我们已有了更深入和全面的了解,下面我们来开展一项延伸交流活动,老师这里有三个选项,你们自主选择一个试一试:

57、生:能。我们主要研究了第一段,觉得“苏醒”、“次第”、“翩然”、“簌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这些词语用得非常好。

58、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第5段)

59、结合段句,说说文章语音生动、准确的  特点

60、整体感知课文,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练习概括要点,逐步提高阅读科普文的能力。

61、由现象到本质:四季不同景观 物候现象与农业的关系 物候知识 物候学    

62、①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下定义)

63、(3)借助图片,理解影响物候来临的几个因素。(出示图片) 

64、①“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起限制作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发布于 2023-08-30
收藏
分享
海报
上一篇:珍惜时间的名言古诗【精选61句】 下一篇:关于感谢师恩的诗句【精选26句】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