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精选57句】

道德与法治

1、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律义务。

2、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改革开放是强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3、观看完表演后,同学们又一一举手发言,谈自己的体会与收获。

4、我国的环境基本国情: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5、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发挥课程的思想引领作用。

6、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16字方针):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7、宪法集中体现人民的共同意志,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8、(知识梳理)收藏备用!九年级上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知识详细梳理(知识框架+知识清单)

9、四是设计多种活动形式,促进学思并举、知行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感悟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努力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10、“五星红旗迎风展,神州处处展新颜……”,同学们个个精神饱满、声音激昂,从公民的权利、义务和社区管理等方面进行演绎,为老师和同学们呈现了一场精彩的表演。

1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12、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

13、遵循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强化课程一体化设计。

14、课堂过程中,两位老师均积极引导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弘扬民族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功落实了新课标的要求,帮助学生培育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意识以及责任意识等核心素养,从而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

15、针对部编版新教材,二一教育特邀全国优秀一线教师制作最新课件、教案,他们都是教学经验丰富的一线名师,深钻教材、对新教学有自己独到的认识与看法。

16、(知识梳理)收藏备用!九年级上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知识详细梳理(知识框架+知识清单)

17、法由国家的强制力保证实施;而道德主要凭借社会舆论、人们的内心观念、宣传教育以及公共谴责等诸手段

18、从人类社会学来讲,政治为人类社会中存在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会现象,它影响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个社会现象非常复杂,因而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不同语言、以及从不同学科角度,不同的学者对他的论述也不相同。而且政治内涵的本身也在不断的变化,因此对政治的阐释也充满了争议,始终没有一个确切公认的定义。

19、我们要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

2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

21、精品试卷|初中各年级全册全科(黄冈360°定制密卷),可下载(限时删)

22、法律规范的内容主要是权利与义务,强调两者的衡态;道德强调对他人、对社会集体履行义务,承担责任。法律规范的结构是假定、处理和制裁或者说是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而道德规范并没有具体的制裁措施或者法律后果

23、(3)吉海荣,王松.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多元支架的搭建(J).教学与管理,2021(29):44-

24、本次道德与法治考核从公民享有的权利和义务着手,旨在教育学生增强法治观念,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25、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节约资源。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良好生态环境。造成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人口的压力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淡薄。

26、要有创新思维。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意识,教师也要具有创新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传授给学生的不应该只是一些抽象书本的知识,更应该培养学生认识书本之外的当代世界发展规律,正确引导学生用辩证地眼光看待问题,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不仅有利于创新课堂教学,还有利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7、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

28、法律的实施,本身就是一个惩恶扬善的过程,不但有助于人们法律意识的形成,还有助于人们道德的培养。

29、三是采取循环往复、螺旋递进的呈现方式,强化教育效果,引导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层层推进。

30、因为法律作为一种国家评价,对于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而法律所包含的评价标准与大多数公民最基本的道德信念是一致或接近的,故法的实施对社会道德的形成和普及起了重大作用。

31、道德与法治是一门关于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的课程。首先是引导学生“做成一个人”,其次是引导学生“学会做事”。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贯穿始终的都是学生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问题,是发展学生的人格品质,纵横交错,发展学生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

32、法律与道德产生的条件与消亡各不相同。法律的产生以国家的形成为前提条件,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的行为规范。没有国家就没有法律,国家的性质决定了法律的性质。

33、政治课叫道德与法治的原因是增加了品德教育的内容,特别是道德方面的内容,并且在政治这方面的内容作了一定程度的删减,这种调整有利于德育课程改革方面的需要。

34、坚持教师价值引领和学生主体建构相统建立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育人机制。

35、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

36、新一轮课程改革对品德课程进行了彻底的改变,使大家面临着各种参考材料和教辅材料的缺失,这更加考验着教师自身教学工作的知识整合和综合运用能力。因此,要以最大的努力和热情做好备课工作。其中,教师备课资源的共享和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运用有助于我们渡过难关。

37、以社会发展和学生生活为基础,构建综合性课程。

38、法治还是指一种法律价值、法律精神,一种社会理想,指通过这种治国的方式、原则和制度的实现而形成的一种社会状态。

39、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40、肖莹老师以湖南新田山火援救中英勇牺牲的蔡茂强事迹为例,通过蔡茂强救火的震撼瞬间、逆行的原因、职业的选择及后记等环节,以不同的情境引导学生体会蔡茂强的精神品质及价值观念的同时,引出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伟大力量及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地位。

41、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42、课后,各位听课教师针对两节课展开了热烈的研讨。“课堂教学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准确把握教材,基于学生认知和经验,选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事件、重要时政和热点问题进行教学,才能让学生在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提升能力,让核心素养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自然地生发,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学科教学立德树人的目标。”智堡实校校长王辉说。

43、二是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由近及远,结合学生不断增长的年龄和阅历,促进学生逐步形成核心价值观。

44、在课堂即时评价这一活动中,教师不应是唯一的主体,学生也不应是完全的客体。尽管学生的认识过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但是学生是能动的发展的人,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不可被忽略,其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不容忽视。由此来看,学生也应是课堂即时评价的主体。因此,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参与课堂即时评价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参与评价。首先,教师要构建轻松愉悦的课堂即时评价氛围,让学生有参与课堂即时评价的要求和愿望。民主和谐的评价氛围,能够提高信息反馈的开放性,也能够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调节而良好的课堂即时评价气氛的前提是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在内容方面,要掌握量力性原则,所教的内容不能太浅显,使学生失去追求新知的欲望,同时也不能太难,让学生失去信心;在教师方面,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学习的对象,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在师生交往方面,教师要充分认识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充分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变化,鼓励学生将内心的真实想法勇敢表达出来。其次,教师要善于借用非言语评价的方式如一个赞赏的眼神或是一个肯定的手势,消除学生的顾虑和紧张,让学生敢于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即时评价是师生交流的过程,学生每次在课堂中的发言都是其内心情感的真实体现,教师要仔细倾听并关注这种情感的流露。在这一过程中,尊重每位学生的不同看法和见解,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信任和理解,帮助学生破除“教师绝对权威”的观念,意识到自己的想法也是有价值的,从而乐于参与课堂即时评价;此外,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参与课堂即时评价的机会,比如为学生创设情境或者增设一些游戏环节,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即时评价的积极性,并在教学设计中预先设置一些学生自我评价或者学生相互评价的活动,提前为学生参与评价预留出时间,赋予学生评价的权利,唤醒学生的课堂主体意识,知道自己也能成为评价的主体。

45、  发挥民主,让学生自己讨论。这种方法是讲课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围绕本课的主题进行讨论,从而完成激情——明理——导行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在设计、引导讨论时,要掌握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层次性原则;要注意引导学生辨是非、明事理,是非不辨则事理不明;要注重贯穿激情——明理——导行的全过程,坚持知行合一观;要充分发挥教学民主,让学生各抒己见,哪怕是很幼稚甚至错误的意见也要让他们讲,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民主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46、2018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同步课件+教案+素材,课件设计精美,图文并茂、动画生动形象,活动符合小学二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具有启发性,目前本资料包发布第一单元资料!

47、政治指政府、政党等治理国家的行为。政治为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国家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政治是牵动社会全体成员的利益并支配其行为的社会力量。

48、教育专家分析:部编版新教材的使用,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将产生直接影响。应该如何把握《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方向和立场,一线教师有诸多困难。

49、“地位”类(“重要性”类、“至高无上”类)

50、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法治专册)同步精品课件+教案+同步练习+素材,由一线教师倾心力作,紧密联系教材,与教学大纲配套的原创精品资料,条理清晰、素材丰富、时政性强、排版整齐美观,PPT张张实用,是上课的好帮手,你值得拥有。

51、新时期教育教学背景下,想要全面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评价质量,教师需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全面参与到教学评价的各个环节中去,重视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进而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以生为本”。通过直接参与教学评价,初中生也会较为深刻地领悟和感受到自身学习状况和评价要求之间的客观差距,进而发现学习上不足与缺点,主动积极地进行自我调整、完善和提升。这种方式对于全面提升初中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积极性,起到不可或缺的推动作用。

52、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和平统一国两制。

53、法律应包含最低限度的道德。没有道德基础的法律,是一种“恶法”,是无法获得人们的尊重和自觉遵守的;道德对法的实施有保障作用。

54、②法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违法行为会引起相应的法律制裁。道德依靠人们的信念、社会舆论以及习惯力量来维持。不道德行为会受到人们的谴责,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也是一种强制,但同国家强制有重大区别。

55、法律规范的内容主要是权利与义务,强调两者的衡态;道德强调对他人、对社会集体履行义务,承担责任。法律规范的结构是假定、处理和制裁或者说是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而道德规范并没有具体的制裁措施或者法律后果。

56、《道德与法治》共18册,其中小学12册,教材内容依据与儿童生活的紧密程度,由近及远地安排了六大生活领域,同一生活领域内,按照学习难度的不同,采用螺旋上升的编排方式;初中6册,围绕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国家、世界展开编排。

发布于 2023-08-19
收藏
分享
海报
上一篇:关于春节的古诗词【精选11句】 下一篇:感恩相遇的句子经典语录【精选113句】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