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嗣同最著名的一段话【精选76句】

谭嗣同最著名的一段话

1、按:“祗”为敬义,此处当作“衹”(“只”字繁体)。(谭嗣同最著名的一段话)。

2、刚正不阿在生活中是做不到的,你会天天挨打的,天天有人挤对你的,天天会有人害你的。揭了谜底就是臭的啊,房子装修前就是水泥啊,民工在上面写着骂人的话,都撒了尿,拉的屎,不装修一下,不这么美化一下,你能在这儿坐吗?坐不了。所有漂亮的大楼都是美化过后给你看的,怎么可以给你看真实的。

3、她是谭嗣同的妻子,18岁嫁给他,丈夫就义后,她自号“臾生”,取的是丈夫狱中诗句“忍死须臾待杜根”之意。

4、文天祥在《正气歌》中高歌:“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真是荡气回肠,可歌可叹!

5、史学研究的前提和基础是史料。而史料工作除了关注新材料外,对已有材料的认真研读也是重要一环。建立在误读基础上的历史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是不可想象的。前人筚路蓝缕,功不可没;后人继往开来,责无旁贷。诚望更多学人加入到这一工作中来,为打造更准确可靠的谭嗣同集一起贡献力量。

6、前面一句表达了谭嗣同赴死的决心的原因。思张俭,是因为张俭在逃亡过程中投靠了不少亲友,结果这些亲友都因为收留张俭而被朝廷迫害。待杜根,是因为自己留下来或许有机会保存性命。(请自行搜索这两位名人的事迹。)所以,谭嗣同不逃跑,是因为不想连累别人,也心存侥幸能够得以幸免。这首诗写在狱中的墙壁上,就是写给狱卒看的,希望狱卒能像对待杜根一样对待自己。在内心深处,谭嗣同是不想死的,但是也不想逃亡,以免波及自己的亲友。所以,后一句诗应该是颂扬狱卒申明大义,保全忠良。(有拍马屁的嫌疑)

7、按:尔雅、集韵皆为书名,当加书名号。该句当标点为:“《尔雅》:荧火即炤……荥,《集韵》亦作濙、瀅”。

8、谭嗣同是戊戌启蒙思想家,并且是思想最为激进的戊戌启蒙思想家;谭嗣同是“戊戌六君子”之并且是“戊戌六君子”之中最著名的。如果说中国近代救亡图存和思想启蒙的历史背景、政治斗争、文化语境决定了谭嗣同的言行与那段特殊的历史及国家的前途命运休戚相关的话,那么,他的哲学思想则是中国近代的历史语境与他本人的兴趣爱好、人生经历和学术素质共同作用的结果。有鉴于此,解读、探究谭嗣同的哲学思想,必须先了解、梳理谭嗣同其人其行。

9、嗣同不慧,蚤为旧学所溺,或饾丁襞积,役于音训;或华藻宫商,辱为雕虫。握椠则为之腕脱,雒诵则为之气尽,夫亦可谓笃于文矣。往年罗穆倩谓嗣同:“子通眉,必多幽挚之思。”饶仙槎则亦谓:“惨淡精锐,吾惟见子。”故偶然造述,时复黝然深窅,而精光激射,亦颇不乏苍郁之概,峭蒨之致。其于哀乐,煎情锻思,昼夜十反。一丝潜引,无首无尾,溶裔长怀,若弥万仞而莫之竟。顾纡徐愈婉,斯激出弥劲,忽便任之,遽有慓疾廉悍恣睢不可控制之观,孰使令之欤?由其性情与所遭遇在焉。过此以往,方当金篦刮目,慧剑刳胸,上九天而下九地,魄万生而魂万灭,长与旧学辞矣,又放笔为直干者乎?所谓心计转粗,不能复从容唱《渭城》矣。(《与唐绂丞书》,《谭嗣同全集》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259~260页。)

10、刘锦棠不置可否,又问了其他幕僚的看法,都是大同小异、泛泛而谈。刘锦棠站了起来,在茶室中缓步慢行,良久之后,才庄重地说道:“今天在座的都是我们湖湘的精英,是我亲信的人。但是,对于‘经世派’,对于文毅公陶澍,可以说你们只是知道一些皮毛,而这个正是我今天要跟你们说的东西。”

11、关山远|毛泽东盛赞“西方有个黑格尔,东方有个王船山”

12、想不到润公(胡林翼)英年早逝,涤公(曾国藩)就接下了这个重担,虽然后来湘军得以发扬光大,但是第二代‘湘军铁三角’也因此缺了一环,导致之后出了一些问题。这些都是季公(左宗棠)跟我说的。

13、鲁迅先生,是我国近代思想家,批判封建礼教对人的残害,使得新思想、新观念深入人心,在我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14、尹:一起“唱”,还是要靠武力来“一起唱”啊。

15、按:此处所列乃纬书,前三种非传统儒学经典《易》、《尚书》、《春秋》之各自篇章。当标点作《易乾凿度》、《尚书考灵曜》、《春秋元命苞》。《河图》本为纬书,《始开图》作为全称《河图始开图》之全称理解的话,此处《河图·始开图》亦可,然不如标点作《河图始开图》更佳。

16、与谭嗣同的思想对于戊戌思潮和中国近代哲学研究的不可或缺形成强烈反差的是,由于种种原因,学术界对谭嗣同哲学的研究始终属于薄弱环节。深入解读谭嗣同的哲学思想,无论对于深刻把握谭嗣同本人的哲学思想还是对于探究戊戌启蒙思潮和近代哲学都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

17、既然先贤们已经做了这么好的开局,那么这项湖南崛起的伟大事业就一定不能断在我们手里,我们湖南人的这股前仆后继的精神一定不能灭。这关系到我们每个湖湘的子民,所以大家都要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18、声明:(文章及图片转自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本文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觉侵权,请联系我们予以公示或删除)

19、  船山学社常务副社长,湖南省孔子学会副会长,湖南省船山学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常务委员,现为衡阳师范学院二级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受聘为湖南大学文学院、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生导师。

20、古人讲究“不孝有无后为大”,谭嗣同短暂的一生没有自己的孩子,死前的这一段话更是发人深省,可谓真君子,在那个年代就有这样的大局意识和先进思想真的令人尊敬。

21、此“序”落款为“欧阳予倩,三十年三月于桂林”。不知道七伯谭嗣同之死,给欧阳予倩日后的择业之途带来了哪些影响,但在欧阳予倩的戏剧作品当中,倒是隐约看得到谭嗣同式的刚勇坚毅。陈涉曰:“帝王将相宁有种乎?”实际上帝王将相不一定“有种”,但读书人似乎是有“家族基因”的。或者说,在这样的家族文化背景下,必然孕育着促使相关亲戚成为知识分子的环境因素。前辈的志向仿佛灯塔,一直在指引着后人。

22、他一直想效法他们并加入“经世派”的队伍,奈何科举蹉跎、久试不第,导致欧阳中鹄一直无法实现自己经世济民的抱负。

23、康有为进一步开展“造神运动”,在万木草堂向自己的学生们忆往昔峥嵘岁月——说自己的人生理想不是教书匠,而是去巴西经营殖民地、建立新中国。

24、在重新整理谭嗣同集的过程中,有的时候会因为一个字的差异而牵扯很多问题,耗费很多时间和精力。

25、第二句写杜根故事,细节不说了,总之杜根没有第一时间逃亡,而是被太后抓起来准备处死。坐视自己死亡,眼睁睁地对待自己的死亡,这叫“忍死”。这句话的意思是:不逃亡,留下来,眼睁睁看着自己片刻间死亡,这样的事,得等待杜根这样的人来完成。

26、周汉之暴得大名,离不开当时湖南的土壤,封闭保守。甲午战争之前,湖南一度是中国最排外的省份,当湘军拯救了清朝的同时,也让湖南人长期处于一种前所未有的地域优越感之中。湖南人的性格本来就固执与顽强,加上地处内陆,与沿海省份相比受国外影响较小,仇洋排外的心理较强,社会风气趋于保守。

27、一派知己相逢,意气风发的豪迈景象。不久,他们到了京城,到一座城门口准备进城。

28、相反,王五之后很生硬的拒绝了王爷,和袁世凯的圆滑世故形成鲜明的对比,两人的立场和做人,黑白可辨。

29、事实证明,谭嗣同确实特立独行,拥有常人无法企及的胆识和气概。

30、这个名字,在历史中湮没久矣,但在当年,绝对是一个一等一的猛男,长沙人,他在戊戌变法中的特殊使命是:带领一百个好汉,冲进颐和园刺杀慈禧太后。

31、关山远|孩子已被时间和历史亏欠太多,请好好爱他们关山远|闺蜜,有一种叫“傻白甜”,有一种叫“狠白甜” 

32、欧阳中鹄与谭家的关系一直非常密切,所以在会试落第之后他就答应谭继洵的聘请,留下来做谭嗣同兄弟的授业老师。

33、谭嗣同在临死前夕,于囚狱里用炭渣在墙上题过一首七绝诗,这就是脍炙人口、传颂不绝的《狱中题壁》: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首诗借讽喻东汉党锢之祸,谴责顽固派罗织成罪的卑鄙行为,在表现自己视死如归的无畏精神时,寄莫大希望于来者。

34、人干嘛要有目标呢?过得充实就可以了。什么是充实?你认为对的事情坚持了。比如说雾霾了,我今天想办法在家里头把空气净化器开开,每个角落都开开,让我不要吸雾霾到肺里头,跟阿姨说,你出门戴着口罩啊。我在家里找一个温暖舒适的地方拿本书看,这就是我人生的目标了。

35、康有为上书皇帝请求“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等改良派的救国纲领,并旗帜鲜明地提出“富国六法、养民四法,教民二法(分立学堂、开设报馆)”。

36、这第一句写的是“去”,去的事,去的人。谭嗣同在狱中想起他那些逃亡的维新派战友,内心也希望他们也能像张俭一样,望门投止,能受人保护。因为他有这个愿望,所以他“思张俭”。

37、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逃亡海外,否认有“围园杀后”的计划,袁世凯在《戊戌日记》提到的谭嗣同夜访法华寺游说时提过“派湘籍武士百人入袁军,围园时的杀后任务由他们完成”,也被说成是出卖者袁世凯的诬蔑,不可信。一直到后来历史学家在日本找到毕永年流亡日本时写的日记,历史学家杨天石据此发表过一篇很有影响的文章:《康有为谋围颐和园捕杀西太后确证》。

38、鲁迅:忘掉我,管自己的生活;如果不,那就真是糊涂虫。

39、著名历史学家唐德刚因此在《甲午战争与戊戌变法》一文中评价道:“纵使时机发展至法有可变之时,也应分为轻重缓急次第施行。诏书一日数下,朝野莫知所适,也不是个办法。不幸这位年轻皇帝,显然感到国亡无日,所以迫不及待。但是他的军师谋臣,应该有见及此。不幸康某(注:指康有为)木讷执拗,识见不足,而操切浮躁,且有甚于幼主——言念及此,我们不能不说康有为实在只是一位狗头军师。他不能担当推行政治现代化的天降大任,而开了倒车。”

40、尹:就是说湖湘文化有源有流,也要有主体、有标志?

41、光绪帝支持变法维新的行为引起了慈禧的不满和朝中守旧大臣的恐慌,慈禧等人早有密谋,镇压变法力量。9月18日,谭嗣同密会袁世凯,请求袁世凯带兵入京,除掉顽固派。袁世凯表面上假惺惺地表示先回天津除掉荣禄,然后率兵入京,暗地里却于20日晚赶回天津,向荣禄告密。荣禄将这一情况密报给了慈禧。1898年9月21日,慈禧发动政变,废黜光绪帝,并且连发谕旨,捉拿维新派人士。戊戌变法彻底失败,史称“百日维新”。

42、张玉亮  中华书局副编审、《中国出版史研究》编辑部副主任、长期从事近代文献整理出版工作

43、我生长在一个正常的家庭,父母双全,家境正常,不高不低,有姐姐和弟弟。父亲是做政治思想工作的政工干部,算个小官吧。我的父母都比较正派,从不占别人的便宜,比如说邻居给我们送了一块蛋糕,我母亲一定会找机会送同等的或者比蛋糕更贵的礼物,人家送你一块蛋糕,她会送你一盘饺子。

44、中国革命家瞿秋白,看来也是个吃货,不过这个遗言不掺杂半点哀伤,像是在去另一个世界报道。

45、我在东北弄了一个大米基地,那是我没办法,吃不到健康的大米了,那大米都是农药、化肥种出来的,那得癌症啊,怎么办啊,只有自己去弄呗,我能做醋、酱油,我就自己做了。

46、意思就是说“我目前资源很少,几乎一无所有,如果要成大事,难道要成立一个教派?那我也没有核心思想啊。”

47、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中国近代哲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谭嗣同不仅是为“百日维新”流血牺牲的“戊戌六君子”之而且与康有为、严复和梁启超一起组成了戊戌启蒙四大家。无论是英勇就义还是思想激进都表明,谭嗣同的思想个性鲜明、卓尔不群,在中国近代哲学史、思想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响。正如梁启超所言:“谭浏阳志节学行思想,为我中国二十世纪开幕第一人。”(《诗话》,《梁启超全集》(第九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5295页。)

48、琴声响起,王五听得入神,听出琴意:红日西沉,总有再升起的时候,过去不开心的事又何必摆在心里呢?

49、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短短10个月的时间,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中国战败,并于1895年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谭嗣同坚决反对中国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和约,对清政府“竟忍以四万万七千万人民之身家性命一举而弃之”的妥协行径极为愤慨。甲午海战的失败以及《马关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在半殖民地的深渊中越陷越深,深重的民族危机使谭嗣同对中国的前途命运忧心忡忡,痛心疾首。由此,他开始反思自己从前的救亡纲领和变法主张,苦苦思索拯救民族危亡的大计。痛定思痛,谭嗣同认识到“大化之所趋,风气之所溺,非守文因旧所能挽回者”(《兴算学议·上欧阳中鹄书》,《谭嗣同全集》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68页。),必须废除君主专制,才能从根本上拯救中国。基于这一认识,1896年,为了寻找救亡真理,他开始“北游访学”。在“北游访学”的过程中,谭嗣同途经上海、苏州、南京、北京和天津等文化、政治中心,拜访、结交了以傅兰雅为首的西方传教士,以杨文会、吴雁舟为代表的佛教大德,以及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人士,思想为之大变。对此,谭嗣同自己的概括是“前后判若两人”:“三十以前旧学凡六种……三十以后,新学洒然一变,前后判若两人。三十之年,适在甲午,地球全势忽变,嗣同学术更大变,境能生心,心实造境。天谋鬼谋,偶而不奇。故旧学之刻,亦三界中一大收束也。”(《与唐绂丞书》,《谭嗣同全集》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259页。)与此同时,“北游访学”所到之处,哀鸿遍野,生灵涂炭,他的救亡图存之心越来越迫切。加之基督教(谭嗣同称之为耶教)、佛教和在理教等各色宗教的影响,谭嗣同发愿“以心度一切苦恼众生”。伴随着对心的顶礼膜拜,谭嗣同在哲学上从原来的气学转向了心学,皈依“以心挽劫”的仁学。在1897年夏秋之间,谭嗣同写成《仁学》一书,集中阐释了“以心挽劫”的仁学,是谭嗣同平生最重要的著作,也被誉为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

50、这就是我最大的雄心壮志,平安、健康、保持尊严、平静地过完一生。我希望我一直健康,我不希望得病,因为当你无法照料自己的情况下,会给别人带来很大的麻烦。有尊严地活着我已经做到了,这个「尊严」跟钱无关,跟名利无关,「尊严」是对自己的一种约束和要求。

51、在香港武侠电影最火热的1993年,全年香港上映超过50部武侠电影,经典无数,包括《太极张三丰》《方世玉》《少年黄飞鸿之铁马骝》等等。除了李连杰甄子丹等功夫巨星,连张国荣张学友梁家辉等都有武侠作品推出。香港电影圈的大哥大功夫巨星洪金宝,也在这一年推出了一部武侠片《一刀倾城》。

52、那一支由饱读诗书的儒生带领坚韧淳朴的农夫组成的雄师,起于乡野,苦战经年,攻克金陵,中原镇捻,平定西北,收复新疆,兴办洋务,抗击法军……他们转战了大半个中国,四处灭火,曾经让垂死的清朝,一度有中兴的迹象,但这个颟顸帝国的衰败,是全方位的,就如甲午之败,是系统性的溃败。湘军无法再一次拯救清朝了,甚至无法拯救自我。

53、永嘉学派是南宋时期在浙东永嘉(今温州)地区形成的、提倡事功之学的一个儒家学派,是南宋浙东学派中的一个先导学派。因其代表人物多为浙江永嘉(现代温州地区)人而得名。永嘉学派提出“事功”思想,主张“经世致用,义利并举”,重视经史和政治制度的研究,主张通商惠工、减轻捐税、探求振兴南宋的途径。正如明清之际的学者黄宗羲所指出的“永嘉之学,教人就事上理会,步步着实,言之必使可行。”(《宋元学案》卷51《水心学案》)。

54、1898年9月的一天,谭嗣同和其他5位维新人士在宣武门外的菜市口行刑,在刑场下面,谭嗣同的妻子边流泪边大喊“我们还没有孩子啊,我想为你生孩子!”,面对悲伤不已的妻子,谭嗣同铁骨铮铮回应道“如果谭家的子孙出生在这样一个没有前途、看不到未来的时代,我宁愿他从来都没有来过这个世界”。话说完,便慷慨赴死,年仅33岁。

55、廖平通读先贤的著作,把今文学家的观点发挥到极致。他在书中深度质疑了古文学派的很多观点,并且标新立异地提出了自己的质疑观点。

56、李闰很爱自己的丈夫,谭嗣同北上后,她牵肠挂肚,对月焚香,祈求远行的丈夫顺利平安。她在日记中写道:“如有厄运,信女子李闰情愿身代。”

57、林语堂大师就说过“中国人得意时信儒教,失意时信道教、佛教”,无论承认与否,信仰都如影随形,如果说生命是一个人最宝贵的所有物,那么为了心中坚持的信仰,有些人甘愿付出生命。1898年,百日维新的失败直接导致“戊戌六君子”的死亡,就在即将行刑的时候,一名义士的妻子高声哭喊,而他也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给出君子回答,这个义士就是谭嗣同。

58、《国是既定用人宜先谨保维新救时之才请特旨破格委任折》,《康有为全集》(第四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6页。)光绪帝审阅奏折后同意召见谭嗣同,谭嗣同随即抵达北京。光绪帝下诏授谭嗣同和林旭、刘光第、杨锐四品卿衔,参与新政。次日,光绪帝又召见谭嗣同,表示自己愿意变法,只是迫于慈禧和守旧大臣阻挠而无可奈何。接着,光绪帝又对谭嗣同说:“汝等所欲变者,俱可随意奏来,我必依从。即我有过失,汝等当面责我,我必速改。”光绪帝变法的决心和对维新派的信赖使谭嗣同在深受感动之余,也备受鼓舞,觉得实现自己抱负的机会已经到来。他在写给妻子李闰的信中说:“朝廷毅然变法,国事大有可为。我因此益加奋勉,不欲自暇自逸。”(致李闰三》,《谭嗣同全集》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531页。)

59、按:“偏全纯驳,过不及是也”稍嫌费解。此句似当断句为:“然中之中、和之中亦各有阴阳,偏全纯驳、过不及是也。”偏与全相对、纯与驳相对,指“中”的阴与阳,因为中是体、是静态的,其阴为偏为驳、其阳为全为纯;过与不及相对,指“和”的阴与阳,因为和是用、是动态的,其阴为不及、其阳为过。

60、按:“几亦可至于万世”费解。两处“几”字皆上属,言小宗非一则称作“弟二世小宗几”,则文义豁然贯通。

61、下雨了,王妃的琴声马上激昂了起来,一种奇妙的情感暗暗升起!王妃送了王五一把油纸伞,王五就一直带在身边。

62、去,就是离开。本来在这里,现在离开了,叫“去”。这个不要混淆成现代汉语的概念。

63、袁世凯:像一座里程碑,上面将记载我们三人未来的大事。

64、1897年2月,谭嗣同回到湖南,在湖南巡抚陈宝箴、按察使黄遵宪和学政江标的支持下,与唐才常等人主办《湘报》,创办时务学堂、南学会、延年会、群萌学会等新式学堂和学会。1898年初,谭嗣同接受了倾向维新的湖南巡抚陈宝箴的邀请,协助举办新政。在湖南新政期间,谭嗣同先是加强了时务学堂中维新派的力量,使时务学堂成为培养维新志士的机构。谭嗣同本人担任分教习,接着又安排唐才常任中文教习,聘请梁启超协助任中文总教习。据梁启超披露,谭嗣同、梁启超等人在时务学堂的教学中大力宣传变法维新思想,“所言皆当时一派之民权论,又多言清代故实,胪举失败”(《清代学术概论》,《梁启超全集》(第五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3100页。)。经过课堂讲授和宣传,孔子改制、平等和民权等学说走进学生的心中,并随着他们带到各自的家乡而远播四方。谭嗣同还刊刻《明夷待访录》《扬州十日记》等含有民族主义意识的书籍发给学生,向他们灌输民主、民权思想。此外,谭嗣同倡导开矿山、修铁路,宣传变法维新,推行新政。在谭嗣同的宣传、鼓动下,湖南风气大开,成为全国最富朝气的一省,走在了变法维新的前列。

65、谭嗣同,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所著的《仁学》是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也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重要著作。

66、公元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谭嗣同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33岁,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67、润物细无声,拉开湖南人崛起序幕的千古名臣陶澍

68、他的文章中有一段话特别值得注意:“吾仰彼之物以为用,使彼日耗吾之民财,何如皆自制造而自用之,又兼造彼所需用者以相抵御,以留吾民之脂膏耶?即如洋钱一宗,东南各省通行,西人获利无算,中国何以不早仿造?始以为资本太重耳。今湖北建银元局,购置机器,止费数万金,是亦何难?乃至今始有广东、湖北二局。中国举事著著落后,是以陵迟至有今日,而所谓士者犹坚持旧说,不思变计,又从而冒之诋之。呜呼!亡之犹晚矣。故议变法必先从士始,从士始则必先变科举,使人人自占一门,争自奋于实学,然后人材不可胜用,人材多而天下始有可为矣,舍此更无出身之路,斯浮议亦不攻自破。故变法者非他,务使人人克尽其职,不为坐食之游民而已。考理学、文学者使官礼部,考算学、理财者使官户部,考兵学者使官兵部,考律学者使官刑部,考机器者使掌机局,考测量者使绘舆图,考轮船者使航江海,考枪炮者使备战守,考公法者使充使臣,考医学者使为医官,考农桑者使为农官,考商务者使为通商之官。善夫!西人学校科举之合为一也,有择官选士之意焉。其成材者升于大书院,各有专门之学以待录用。投考者即于大书院由院长考之,不拘人数,求考即考,一二人可也,百十人可也;不拘时日,随到随考,今日可也,明日可也。所考者又皆有实验:如考算学即令运算,考船学即令驾船,考医学即令治病,考律学即令决狱,考机器即令制器,考天文测量即令运用仪器。”

69、他是宁乡人,年轻时读过不少书,后来投笔从戎,加入湘军,与魏光焘当过同事,在新疆打过仗,因功被保荐为陕西补用道,一个没有实职但可领薪饷的闲官。他不愿意这么混日子,1884年,他回到长沙闲居,开始了他的另外一项事业:出版。

70、1866年初,广东梅州,太平天国残军谭体元部十余万人,被湘军围歼。至此,因镇压太平天国起义而兴起的湘军,完成了历史使命。这支军队的缔造者曾国藩,是个有大智慧的人,他深知满清贵族对于一个掌握着庞大军队的汉人之忌惮,太平天国没了,湘军也该解甲归田了。

71、他也很爱自己的妻子,两人虽是包办婚姻,却也心灵相通。他给她写信,开头都是“夫人如见”,有一封信上,他写上“视荣华如梦幻,视死辱为常事”,他不害怕“死辱”。这个湖南人坚信,自己的死,值得。

72、寄上《女学报》及女学堂书各一包,此后如欲看《女学报》,可开出卖报之处,请唐次丞托人去买。唐若不能,可径托大兄设法在上海购买也,或函托秦生弟更好。我十七八可引见。此上,即颂坤安。

73、先生逝世后,同仁、家属和对其仰慕的学人对其著述特别是佚作的搜集与刊行一直不断(可参看拙作《谭嗣同著述版本与刊行考述》),“旧学四种”则反而未得到足够重视。1981年中华书局出版的《谭嗣同全集(增订本)》底本交代不甚明确,“旧学四种”既有以初刊本为底本者、也有换作稿本者、也有未明确底本者,使得这个至关重要的初刊本原貌难见。之后的点校整理本多因袭中华增订本,也未能很好解决这个问题。在皇皇《续修四库全书》中,收入先生之集的版本并非光绪金陵初刊本,而是民国年间张元济刊行的《戊戌六君子遗集》,而此《遗集》仅包括先生“旧学四种”之前三种。

74、魏光焘就在左宗棠麾下,他是邵阳人,出身贫苦,曾经当过厨子,从军后,屡立战功。新疆建省后,第一任巡抚为湘军名将刘锦棠,魏光焘任第一任布政使(相当于今天的常务副省长),政声卓著。

75、王五:当今中华大地,稍有血性的,哪个不是伤心之人?......我的心虽然伤过,但没死过!

发布于 2023-08-17
收藏
分享
海报
上一篇:用称心如意造句【精选48句】 下一篇:关于幸福的名人名言及事例【精选49句】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