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言明句经典摘抄【精选70句】

明言明句经典摘抄

1、生活是种律动,须有光有影,有左有右,有晴有雨,滋味就含在这变而不猛的曲折里。——老舍《小病》

2、(楚非圣注:“不必等候炬火”是说不必等什么“导师”、“专家”来指点迷津。)

3、杨春喈,字凤岗,孝丰(今属安吉县)人。嘉庆十二年(1807)举人。道光四年(1824),任山东淄川知县。在任期间,率民筑坎闸,引河水,制水车,改旱地为水田,教民种水稻。后调郯城(今山东郯城县)知县,遇旱蝗灾,春喈多方赈济,灾民得救颇多。嘉庆十五年(1810)升贵州铜仁知府,后改任都匀知府,兼掌贵东兵备道掾。在府境,设学校,以行教化;教民种木棉,兴蚕桑,以裕民生,多有政绩,一时称为能吏。以疾乞退,上宪苦挽留之。又数年,始遂所请,而病已深,未及抵家而卒。年六十有五。 

4、越是这样无可捉摸,她越感到一种可爱的苦痛。她会用幻想去补充她所缺乏的事实,而把仲石的身世、性格、能力等等都填满,把他制造成个最理想的青年。——老舍《四世同堂》

5、如果不想在世界上虚度一生,那就要学习一辈子。

6、生命的用途并不在长短而在我们怎样利用它。许多人活的日子并不多,却活了很长久。——蒙田

7、议·司马迁《史记·设郑列传》。令使。重(ohóng虫)足:叠足而立,困恐惧而不敢移动。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因害怕而不敢止视。这两句大意是:将使天下人叠足而立,侧目而视,恐惧非常。张汤是汉代有名的酷吏,治狱穷追深究,滥用刑法,以至臣民畏惧。他还要修订法令,遭到汲黯的坚决反对。两人在武帝面前辩论,汲黯怒骂张汤说:“如果按体张汤的主张行事~。现在形容在某种反动势力高压下,人民敢怒而不敢言时可借用这两句名言。

8、汉·司马迁《史记·汲黯列传》。本句大意是:后来的人超过了先前的人。这本是大臣汲黯对汉武帝说的一句话。汲黯反对任用张汤一类酷吏,然而,这些人很快便荣升高位。汲黯不满,进谏武帝说:“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皇帝陛下用人就好像是堆柴禾,先来的在下边,后来的反倒在上边;而其本意却是指新人提拔太快,职位反而在旧有的人之上。这句话说得很形象,也很生动,后人便经常引用,但引用的角度变了。它不是用来表示不满和反对后来者超越前人,相反,却成了赞许、支持与肯定后来者超越前人的俗语。

9、仁者爱万物,而智者备祸于未形,不仁不智,何以为国?

10、我初读此书,翻阅第一回觉得没味,便撂在一旁;隔了多日,偶然再翻第二回,却觉得渐入佳境,后来竟至不能释手。——朱自清

11、希望原来是无所谓有又无所谓无的。——《故乡》

12、中国书和西洋书,在内容和形式上虽有很大差别,但中西爱书家的趣味趋向,他们的搜集范围,有些地方都不谋而合,殊途同归……中国藏书家对于一本纸墨精良,字大如钱的宋椠精本摩挲不忍释手的醉心神往情形,恰如西洋藏书家对哥顿堡的四十二行本《圣经》,反复数着行数,用鼻嗅着羊皮纸的古香气一再点头赞叹的情形一般。文化本是没国界的,中西爱书家的趣味相同正不是偶然的事。——叶灵凤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倘若不能赴难,就应该避难。——《论赴难和逃难》

15、有些人读书为了思考 这是少数人;有些人为了写作 这很普遍;有些人为了谈论 这是绝大多数人。—— (英)c·c·科尔顿

16、纪南星,字寿门,号秋墀,乌程南浔人,善医术,道光间名医。著《痘科集腋》三卷,见咸丰九年《南浔镇志》卷三十《著述》二。

17、如果没有系统的知识的帮助,先天的才能是无力的。直观能解决很多事,但不是一切。天才和科学结合后才能得到最高的成功。

18、读书对付伶俐,也像体操对付身体一样。—— (美)爱迪生

19、感情有着极大的鼓舞力量,因此,它是一切道德行为的重要前提,谁要是没有强烈的志向,也就不能够热烈地把这个志向体现于事业中。

20、每日一点|作文素材:45句经典电影台词,值得收藏!

21、见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与:给。这两句大意是:人们舍弃不干的,我干;人们需要什么,我想办法给予满足。这两句以精练的语言,阐述了商品生产和经营的一条重要原则:既要注意供求关系的变化,又要注意市场信息。因为由于大部分人舍弃不干,必然会导致某些商品缺货,供不应求,所以生产、经营这些商品就会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而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经营什么,才能有利可图。可用于说明在商品生产和经营中,既要目光深远,又要见机而行;也可用于概括某些从事商品经营者成功的秘诀。

22、为个人努力的也知道怎样毁灭个人,这是个人主义的两端。——老舍《骆驼祥子》

23、自古以来学有建树的人,都离不开一个“苦”字。

24、我每看到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让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这个与那个》

25、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要总是要求别人做到,凡事换位思考,理解是金。

26、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陈毅

27、见司马迁《史记·郑世家赞》引古语。这两句大意是:因权势利益而结合的朋友.一旦权尽利绝,交情就会疏远。郑厉公逃亡于栎。他诱劫郑国大夫甫瑕杀掉在郑国执政的郑子·使厉公回郑国即了王位。厉公的目的已经达到,就以甫瑕“事君有二心”(指杀郑子)的罪名,杀掉丁甫瑕。司马迁在赞中引~的古语说明甫瑕的遭遇。这句古语现在仍有警戒意义。

28、身上事少自然苦少;口中言少自然祸少;腹中食少自然病少;心中欲少自然忧少。

29、  《国亡诗》写得是真美,但不足信;“宜子神”故事是真感人,但不足信。  关于花蕊夫人之死,也有一种荒诞的记录。  据孟昶之后百年的宋人王巩《闻见近录》记载:赵匡胤和兄弟赵匡义在后苑宴射,老赵举起“巨觥”让光义喝酒,光义不喝,老赵还是要他喝。光义四顾庭下说:“要金城夫人亲自折一枝花来,我就喝。”于是老赵命金城夫人去折花。赵匡义借机“引弓”将金城夫人射杀。尔后,“再拜而泣,抱太祖足曰:陛下方得天下,宜为社稷自重。”据说赵匡胤“饮射如故”。  金城夫人据说就是花蕊夫人。之所以要射杀花蕊夫人,按另一个宋人笔记《铁围山丛谈》的说法是:花蕊夫人归宋后,赵匡胤“惑之”,也即被花蕊美色所迷,而赵匡义多次劝谏,赵匡胤不听。所以将其射杀。  这故实有3处破绽:  不符合赵匡胤“敬畏生命”的性格逻辑。老赵一生不妄杀一人,怎么会在心爱的美人被人射杀后“饮射如故”?  赵匡义虽然是老赵亲兄弟,而且二人感情很深,但他怎么就敢“引弓”射杀皇妃?“金城夫人”,那是有“名分”的人物啊!  这么大一场变故,而且又是“宋太宗”所为,在后来的《太祖实录》中为何不见记载?就说太宗“篡改”《实录》,最不应“篡改”的就是这事啊!  至于各种史料“失记”,就更是解释不清的事了。  此事子虚乌有。  更有一奇书《烬余录》。此书据称在南宋时已有,但7百年间不见著录,最后到大清光绪年间,世人才第一次目睹它的出版。此书记载,说宋太宗盛称花蕊夫人(也就是非常喜爱花蕊夫人)。孟昶死,花蕊夫人进入赵匡胤后宫,“有盛宠”。等到太祖病重时,太宗呼之,太祖不应。于是太宗“乘间挑费氏”。传说中的花蕊夫人,或姓徐,或姓费,《烬余录》选择了“费氏”。太宗调戏费氏时,太祖醒觉,然后气得起来抓起玉斧斫地。据说,“皇后、太子至”而太祖已经进入弥留状态。又说“太宗惶遽归邸。翌夕,太祖崩。”  这个记载不但人物对不上号(太子根本就不在皇宫),事件也不对(皇后来时,太宗从府邸赶来皇宫)。最重要的:没有任何记录说赵匡胤册立了花蕊夫人。如有册立,必有记录——而记录为零。  顺变说几句,在历代王朝中,赵匡胤的后宫可能是人数最少的。据《宋会要辑稿?崇儒》“帝治出宫人”条记载,开宝五年五月十六日,因为久雨,太祖对宰相说:“霖雨成灾,是不是政制有缺失导致上天示警呢?哪里有缺失呢?朕恐宫掖中女子有所幽闭。”他认为宫中女子太多,得不到婚嫁,有人因怀春而郁闷。如此,就是政制的缺失。“天人感应”学说,可能有“怪力乱神”的倾向,不一定是孔子儒学的方向展开,但它具有“天道制衡权力”的意味,是历代君王不敢无视的现象,也是历代贤相用来批评、监督、纠正君王的思想工具。老赵对天道有敬畏。于是让人“遍籍后宫”,总数是280余人。然后,老赵下诏:愿意出宫归家者可以说真话。当时统计,有50多人,愿意出宫。老赵赐给她们白金、惟帐,遣还其家。赵普等人知道后,“咸称万岁”,认为老赵做得对。  信天道、畏天命的老赵,收纳花蕊夫人?不信。  赵匡义射杀花蕊夫人,仿佛警惕“红颜祸水”,大义凛然,但事不足信;赵匡义调戏花蕊夫人,很像是一代情种的风流记录,但事也不足信。

30、世界上只有两种力量,一种是剑,一种是思想,而思想最终总是战胜剑。——拿破仑

31、我们中国人对于不是自己的东西,或者将不为自己所有的东西,总要破坏了才快活的。

32、我的宝贝,我心与你同在;你心跳连着我血脉,你步伐是我生命节拍;即使那些早已化作尘埃,我永不言败。

33、孔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安其居,乐其业.《礼记》:敬业乐群.孔子: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孔子: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百丈禅师: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朱子:主一无事便是敬.《庄子》: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吾蜩翼之知.曾文正: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庄子:用志不分,乃凝于神.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老子》:安其君,安其业梁启超: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梁启超: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34、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这个与那个》

35、人总爱跟别人比较,看看有谁比自己好,又有谁比不上自己。而其实,为你的烦恼和忧伤垫底的,从来不是别人的不幸和痛苦,而是你自己的态度。

36、中国自己就可以成为科学、思想发展的源泉,中国自己就可以成为生产者,它有这种潜力和能力,中国不仅是一个知识消费者,它还是一个制造者。——阿尔文·托夫勒

37、不管怎样的事情,都请安静地愉快吧!这是人生。我们要依样地接受人生,勇敢地、大胆地,而且永远地微笑着。

38、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就自然而然地会有能耐、机灵和知识。——陀思妥耶夫斯基

39、有些事情无法控制,首先要控制是咱们的情绪。

40、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41、你必须将心中潜藏的私心和贪念,以及任何要去控制别人、整个团队的想法完全清除,而代之以有目标的编织自我的梦想,没有任何不良企图并且要有宽大的胸怀,让你自己都感到荣耀,且能启发所有参与的人。

42、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朱熹

43、芸芸众生,孰不爱生?爱生之极,进而爱群。——秋瑾

44、诚实是雄辩能力的一部分;我们因自己热切诚恳,而使别人信服。——威廉·哈立特

45、诚心诚意,“诚”字的另一半就是成功。名言警句摘抄如果你想要什么,那就勇敢地去追求,不要管别人是怎么想的,因为这就是实现梦想的方式——行动。

46、生活之压迫,令人烦冤,糊涂中看不清冤家,便以为家人路人,在阻碍了他的路,于是乎“推”。这不但是保存自己,而且是憎恶别人了。这类人物一阔气,出来的时候是要“清道”的。——《“推的余谈”》

47、身体是一幢漂亮的房子,灵魂只是借住在里面。

48、智慧永远指向虚无之境,从虚无中生出知识和美。

49、春喈兼精医,求诊者必乘暇为之尽心调治,治愈颇多。有自编《医案》一帙。又所著有《公余杂抄》两卷,已刊行,乱后板毁。子四人,治生、瀛生、溶生、澍生。杨治生,号郅轩,又号涵九。监生。援例以知县分发福建。道光十年抵省,历署永福、归化、宁化县事。其在永福,值洋烟禁严。设药劝戒,多所保全。兼明医理,于役澎湖时,值时疫盛行,为投药济治。著《台疆笔记》,记行役也。

50、读书越多,留存在脑中的东西越少,两者适成反比。读书多,他的脑海就像一块密密麻麻重重叠叠涂抹的黑板一样。——叔本华

51、学历就好比商品上的标签,论才用人要看品质,不要只注重标签价码。——松下幸之助

52、(楚非圣注:“噉(dan,四声)饭”:比喻谋生。)

53、许多人在追求他们选择的道路时固执,却很少在追求目标时固执。——尼采

54、当一个人先从自己的内心开始奋斗,他就是个有价值的人。

55、把别人的幸福当做自己的幸福,把鲜花奉献给他人,把棘刺留给自己!——巴尔德斯

5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尔

57、见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项庄:楚霸王项羽的堂弟。沛公:指刘邦。秦二世元年,刘邦起兵于沛(今江苏省沛县),响应陈涉起义,被大家尊为沛公。这两句大意是:项庄拔剑起舞,他的用心是时时想刺杀沛公啊。鸿门宴上,项羽的谋臣范增一心要杀他们政治上的敌手刘邦,几次暗示项庄下令,项羽不听。于是范增派项庄舞剑,以助兴为借口行刺刘邦,情况十分紧急。刘邦的谋士张良出帐唤刘的参乘樊哙闯帐。樊哙问道:“今日之事何如?”张良说:“甚急.今者~。”此句用直陈其事的手法表现紧张的气氛,大有身临其境之妙,历来为人赞赏。~在流传中演化成。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成语,表现别有所图,至今沿用不缀。

58、判断一个人,不是根据他自己的表白或对自己的看法,而是根据他的行动。——列宁

59、每日一点|作文素材:《二十四史》经典名句30条,戳中阅卷老师的金句!

60、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鲁巴金

61、网络流行语只是“梗”的一种表现形式。网络流行语通常是自然语言,而“梗”不但可以通过自然语言表达,还可以通过音频、图片、视频甚至一个符号表达。

62、应当在朋友正是困难的时候给予帮助,不可在事情已经无望之后再说闲话。——伊索

63、人生实在是一本书,内容复杂,分量沉重,值得翻到个人所能翻到的最后一页,而且必须慢慢的翻。——沈从文

64、意志在执着和向往中坚强,思想在挫折和坚定中跃进,人生在失败和反思中成长,精神在读书和品味中发光。世界读书日,把自己置身书的国度,让精神暖暖地发出灿烂的光芒。

65、说到底我也不明白,为什么有些人可以在适合结婚的年龄以结婚为目的去和陌生人同床共枕。陌生人的气息倾覆过来的时候,不会恶心吗?不会怕吗?不会觉得不甘心吗?或许有一天我也会妥协,也会放弃这些矫情的心思。可我并不盼望那一天的到来。

66、在数学中,我们发现真理的主要工具是归纳和模拟。

67、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据《后山诗话》说,老赵听说这诗之后,很高兴,原因是:平定后蜀的周师只有几万人,而后蜀则有兵14万。花蕊夫人如此作诗,等于讨好老赵。  顺便介绍,陈师道“记录”的这个《国亡诗》,就“诗”而不是就“史”而言,是真不错,但现代人读起来可能感觉韵脚别扭,要知道此诗押的是宋代“平水韵”,属于“上平声”的“四支”部。“知”读如“机”;“儿”读如“泥”。如此,则朗朗上口。  但陈师道记录的花蕊夫人这首诗乃是沿袭前人之作。  南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说,前蜀后主王衍投降后唐,承旨作诗云:  蜀朝昏主出降时,衔璧牵羊倒系旗。二十万人齐拱手,更无一个是男儿。  这就是花蕊夫人《国亡诗》的真实出处。  很怀疑陈师道记录的花蕊夫人“沿袭”前人之作是后人伪托。在各种正史中,均没有发现赵匡胤当庭召花蕊夫人作诗的记录。此事若为真,《宋史?太祖本纪》不当不载,若说为“太祖讳”,须知道,《宋史》乃是元人编纂——元人干嘛要为宋代的太祖“讳”啊?没有这个道理啊!《续资治通鉴长编》史料繁复,号称“宁滥勿缺”,有闻必录,更当记录此事,但没有记录。故《国亡诗》很可能是好事者移花接木,将王衍故实安到花蕊夫人头上。  清代况周颐《蕙风词话》记载花蕊夫人一事,也顺便说在这里:  说花蕊夫人才调冠于一时,在被俘押解的途中,曾即兴而作《采桑子》,就在驿站墙壁上题写道:  初离蜀道心将碎,离恨绵绵。春日为年。马上时时闻杜鹃。  这是半阙,据说还没有来得及写出下半阙,就被匆匆押解而去。  此事,几乎8百年间没有记录,到了晚清,被况周颐记录下来?  再说,孟昶在投往汴梁的一路上是得到优厚待遇的,各路驿站都在奉命远接高迎,没人敢怠慢他。故,这个故事只能是——民间想象。  关于花蕊夫人,附会到她身上的民间想象太多了,被好事文人记录到笔记小说中,成了茶余饭后的谈资。  据孟昶之后7百年的清人吴任臣撰《十国春秋》记载:花蕊夫人是蜀中青城人,徐氏。后来国亡,进入宋宫。但徐氏不能忘蜀,孟昶死后,她亲手画了孟昶肖像挂在宫里。有人问她此人是谁,答道:这是蜀中“宜子神”。  更有带着同情花蕊夫人的后学以此证明她对孟昶的忠贞,说她内心如何丰富,痛悼自己的丈夫云云。此事一望即知其假:宫中挂孟昶像,赵匡胤会认不出?民间想象的特点就是不能自圆其说。用学界的话说就是“逻辑不自洽”。

68、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鲁迅

69、戴元枚,字定楷,德清人。官四川射洪知县。乾嘉间名医。精研岐黄术,对仲景学说深有领悟。著《感证治诀》三十四卷,《辨证析疑》二十四卷,《辨绳丹髓》二十六卷,《景岳丹髓》十二卷,《论翼丹髓》八卷,《方解补注》八卷,《金匮补注》十二卷,可谓著作等身。 

发布于 2023-07-27
收藏
分享
海报
上一篇:写给老师的一句祝福语【精选86句】 下一篇:简单的四字成语1000个【精选68句】
目录